昆明儿童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yc/index.html
“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在仲景书中两次出现,意义重大,特将自己的认识述要如下: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麻黄四两(去节),杏仁五十个(去皮尖),甘草二两,炙,石膏半斤(碎,绵裹)。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法: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在仲景书中记载的两个条文:
63条: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条: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简要解读:
两条都是在说“汗出而喘”的鉴别诊断,很明确都是在为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立论,也是在和有治疗“汗出、喘”的桂枝汤鉴别,毕竟仲景书中有“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的记载。也可知喘而汗出,常见桂枝汤证,并依据具体症状反应,可加厚朴、杏子。
再细读63条说“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发汗治疗表证,发汗后,无表证,不能用桂枝汤,此时的汗出而喘,是“里有热的为证反应”。那么此后的“无大热”是在说什么?原来,桂枝汤是治疗表阳证发热汗出的,临证可以以高热这种“大热”出现,所以此处的“无大热”三个字就是在说,无“有汗出”的在表的桂枝汤证的这种大热。
再细读条说“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下法治疗里阳热实证,下后里证解除,虽有汗出、喘的为证学表现,却不能用桂枝汤,那是因为此处的汗出是里面有热,不是表热,后“无大热”三个字,是在说,下后,阳明里实热的大热已经解除,所以是有里热,而非在里的“大热”(白虎汤方证,承气汤方证)。
两条读至此,“无大热”三字虽同,但经发汗后,是表无大热,经下法后,是里无大热。至于大家不解,是因为思维定式问题,看到石膏就以为石膏是大寒之药,就要找“大热”的麻烦。
回到仲景书,知仲景是神农学派传人,其药法依据的是《神农本草经》,细读知,石膏非“大寒”,主证是“喘”,至此,方可解透此方证中的“无大热”。
附:《神农本草经》:味辛。微寒。主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能息。
经方大咖来袭
5月14日起,经方大咖云集,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盛大召开,胡希恕经方医学旗帜鲜明的抛开“以经释论”的历史传统,而依托仲景书,站在经方医学自身的立场上,运用体现经方医学自身传承发展规律的观点和方法,来系统总结整理经方医学理论体系。以其简明实效,易学易用,而倍受中西医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