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面“医易同修”免费订阅……
疾病查询
健康指导
养生经典
医技知识
有病不求人
摘要:你有什么样的综合知识,你就会有什么样的视野,你就会成什么样的中医人。中医是博大的,无论你有什么样的才华,都会在你的中医道路上表现出来。
浅谈中医与西医思维的差别承蒙罗、王两位老师盛情邀请,来谈谈我对中医思维的看法。
在开讲之前,我谈两个病例以供大家先期思考,这都是我年治的病例,一个是左脑颞叶胶质瘤患者,已经八十岁了,这是我一个同学的父亲。医院认为手术风险太高,拒绝手术,转入我门诊治疗。
第二个病例,是个主动脉夹层的患者,主动脉的血管已经劈裂到肾总动脉。
本来这是我们中医的优点,今天却成了其他学科指责我们的诟病,一个中医人的医学水平,取决于个人的天赋、素养,还有你所掌握的知识的综合性。无论你是搞物理的、还是化学的。就算你是搞西医的,只要你把这些知识综合运用到中医上,都会对你认识中医理解中医有帮助。比如吴雄志老师,他是西医的博士,却把中医研究的比较有独特之处。
也就是说,你有什么样的综合知识,你就会有什么样的视野,你就会成什么样的中医人。中医是博大的,无论你有什么样的才华,都会在你的中医道路上表现出来。关于中医西医的问题,我个人认为,中医西医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就决定了他们有不同的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
现代医学往往对患者的要求比较严,一个患者来了,经过问、视、触、叩、听,当然现在好多医生已经省略了这一步,而是先查血再查尿,查完大便作B超,看不清楚作CT,实在不行作核磁,最后PECT一起上。
假如最后查出来是个胃息肉的患者,那么你找遍全国的西医医生,肯定异口同声,达成了共识——切除,得到了几乎所有医生的公认,这就成了科学!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有一句著名的英国格言,因为我英文的水平不好,我就不说英文了,直译过来就是,士兵在流血,美人在擦粉,这句话要是我们古人,会怎么翻译呢?我想一定会翻译成这样,商女不知亡国恨,隔岸犹唱后庭花,而我们当代的翻译呢?则翻译成了,前方吃紧,后方紧吃。这居然和吃扯上了关系,如果再把这句话直译给英国人,肯定英国人听不明白,然后就吵架,各说其理。
我在看书的时候,我一般只看年以前的,现在好多出版物,包括最权威的中医杂志,我们看看里面还有多少中医的内容,有的虽然写的很好,但是应用于临床,却效果不能复制,有的也许是他个人运用的很好,但是别人却用不了,这算什么经验呢?
记得年,河北中医学院争取了一个课题,肺与大肠相表里,当时项目资金是两千万,大家都很高兴。这个课题我不知道如何造模,如何论证,但最终会出来数据的,而且也会被证实的,但是这么大的资金投入,对我们中医有什么帮助呢?
记得我听过一个大专家的讲课,有很多国际头衔的,中华头衔的,说中医一无是处。但是呢,就有一个好处,只要写论文搞科研,没有素材了,到《内经》《伤寒》上随便找一句话,就可以立项,多么可笑啊!
关于中医传承的问题,有的人经意不经意之间,就犯了盲人摸象的毛病。读到了白虎汤,治好了几个病人,就说自己是寒凉派;摸到了承气汤,就说自己是攻下派;摸到了四逆类方,就说自己是火热派等等。其实我们中医真正讲究的是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只要是你过于偏了,就会犯错误。因为你的一生中不可能看到的都是阳虚的病人。
我们来分析一下病例:当时发这个病例的老师,只医院,因为非洲哪个国家我不知道,我有一个朋友,他是南非医疗队的,在南非呆了一年,南非的医疗水平还是很高的,而且他们的医疗是免费的,他回来和我谈,说我们还援助南非呢,我们都感到汗颜。
因为这是个中医群,所以我今天只谈中医的辨证,其实这个病啊,是个条文症。当初一发出来我就告诉大家,这是个条文症,《金匮要略》里古今录验续命汤,“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持,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其实如果条文比较熟悉的,这个病一目了然了。
当时罗老师一再要求我分析病机,究竟是痿病还是痉病,我们来看看这个患者,不能行走,主要是因为四肢无力,而不是强直,只是肌张力高一些,所以定痿病还是更准确一些,我们中医以五脏为中心,我们先来定一下病位,病位在肺和脾,我当时说完了大家没有反应。我说这个是有依据的:诸痿喘呕,皆属于肺。有的版本《内经》上说皆属于上。脾实,则腹胀飧泄,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我们再来看看用药,开宣肺气力量最大的莫过于麻黄汤,麻黄汤在《辅行诀》里被称为小青龙汤,脾在德为缓,故急食甘以补之——人参、甘草。辛以泻之——干姜。人参、甘草、干姜在《辅行诀》里,叫小补脾汤,咱们再来看一看续命汤的成分,麻黄、桂枝、杏仁,这个患者舌红,正好里面有石膏,当归、川芎合起来叫佛手散,能养血活血以通经络,咱们用《辅行诀》的办法辨证,或者用脏腑辨证的办法来辨证,看看是不是和《金匮要略》异曲同工啊。
下面咱们即便是按照罗老师说的,西医认为是皮肌炎,应该用甲强龙和环磷酰胺,咱们权且不谈论这些东西,咱们就谈现在刻下症。中医的治法,即便西医认为的是皮肌炎,病位依旧是在肺和脾,肺主皮毛,其华在表,脾主四肢肌肉,所以说,如果中医学透了,西医学透了,有的时候,真能起到异曲同工之妙啊。
患者家属那天上午很早就来了,到我门诊恳请我去给出一趟诊,因为我的门诊比较忙,几个家属就坐在我的旁边,一直坐到下午五点我下班,我一看这不去也不合适,盛情难却。我决定去给出一趟诊,我说你们这样,医院商量好,否则我去了是没法说话的,他们说已和院方谈好了。于医院。
当时接医院急诊科的曹主任还有张主任,两位主任都很热心,也很热情,把整个病例都给我介绍了一遍,然后说,宋大夫别治了,没有用,医院都判了死刑。我把病历看了一下,西医给点的硝普钠,大家都知道,这个病是血压不停的升高,西医给静点的硝普钠控制血压,手上又输着营养液,腿上扎的硝普钠,身上插了很多管子,所有的西医会诊都认为患者没救了,所以曹主任说,宋大夫你也别费这心了,咱们就放弃了吧。我说能不能先去看看患者,曹主任说可以啊。
我谈到这里,如果有西医思维的请思考,如果你们看到了这样的患者会怎么办,如果用中医的思维,大家也不停的思考一下,如果你遇到了,你应该去怎么想,怎么做。
我进到病房一看到患者,脸色就像长了一层锈一样。腹胀如鼓,大便已经11天没行。舌干,舌苔黄的就像锅贴子一样,然后我又把西医的查体系统做了一遍。其实这个病人,如果我把中医的查体告诉大家了,大家谁都会治,但是往往大家就给西医的诊断所吓倒了,也不敢治也不敢想,这是我们共同的一个毛病。
来到急诊室,我和曹主任张主任还有患者家属,我说曹主任,你再给患者下一次病危通知,曹主任说他已经下过7次病危通知了。我说那也不差这一次,咱们再下第八次病危通知,然后患者家属也在场,我说:“你们有没有抱着活马当死马医的心态,咱们就尝试用中药治疗一下。”家属说:“把你大老远的找来,就是让你试一下,家里面后事都已经准备好了。”然后我和曹主任说,咱们两个商量着开,我说这么重的患者我也是第一次遇到,我说这个患者应该用到石膏,曹主任说用吧,你就用到二三十克,我说不行,最少克,我说还应该用到大黄,他说,大黄!那就用10克,我说不行,最少用到60克。其他药是常规剂量。我当时开的处方我给大家读一下。
石膏g,知母20g,大黄60g,芒硝30g,枳实10g,厚朴20g,山药10g,瓜蒌30g,杏仁10g。
我们在吃饭的过程中,曹主任就问我,宋大夫,你这方子是怎么开的呢?我怎么没有见到一味治疗主动脉夹层的药啊?你是止血呀还是活血祛瘀呀?我怎么没看到呢?我当时就笑了,我回答说,我也没看到主动脉夹层啊,他又问我,那你按什么思路开的方子呢?我回答了五个字,痞、满、燥、实、坚。我说出来这五个字你也会治疗,曹主任一拍脑袋,明白过来了,他说,哎呀!宋大夫你是这么想的。
过了六个小时,患者打来电话,说已经大便了,医院那种白塑料盆半盆,大便呈污泥浊水一样,臭气熏天,腹胀已经消了,然后患者想吃饭,问我能不能吃,我说可以吃,然后患者吃了一碗饺子,又喝了一碗粥,又给我打电话说还饿,还想吃,我说不能再吃了。如果继续吃下去,胃破裂,明天还得急救。
其实我这么开这个药是有依据的,咱们下面就来分析依据,《伤寒论》第条,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诟、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第条,伤寒6、7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条,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条,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因为患者也能吃了,也能溜达,患者家属就问,能不能停用硝普纳,说实在的,我也没有把握,我也心里没有底。我也不知道他的主动脉的血管究竟到了什么程度。在第八天,患者在睡眠中,无意间把脚上扎的硝普纳液的针头踢掉了,但是也安睡了一晚,从此以后就停用了硝普纳,血压正常。
第十一天,患者诸症消失,身体稍感疲惫,其后,我又给他配了磨成粉的大黄蛰虫丸的方子,磨成粉,装了胶囊,嘱咐患者继续服用半年,去复查主动脉。患者拒不配合检查,说我这能走能跳,还能趟地能干活,我查什么查啊,就是不查,患者后来参加农村的体力劳动都能干了,直到去年我要讲课,作了这个课件。我就开车去了患者家,我想找他,一定要给我做一下这个片子,后来患者做了一个片子我们看了。主动脉的血管是无疤痕的愈合,当时这张片子医院,找了些人给我看了一下,我也觉得很奇怪。
单纯的提出主动脉夹层我们中医是无从下手的。所以我们在临床上要抛开西医的各种诊断。不要受西医名词的禁锢,不要让这些名词禁锢了我们中医的思维。运用我们中医的四诊合参,运用六经辨证也好,运用脏腑辨证也好,运用八纲辨证也好,我们中医的手段,收集资料,辨证论治,只要我们选方用药,能够解决患者的病痛,就是最好的结果,如果说你能做到用药准确,选方精当,一定会效如桴鼓,时刻不要忘了自己是一名中医,不要忘了中医的精髓所在,整体查病,辨证论治。
说到这里,如果我们运用西医的思路,我们是选海藻、昆布、大贝软坚散结呀,还是选全虫,蜈蚣搜风通络啊,这里片子有,化验单也有,我拿过来片子,实际我看片子都是出于尊重,尽管我也能看了一些个片子,然后我把脉、问诊,患者面赤,性格急躁,癫痫一天发作六七次,以夜间发作为重,头疼,头发蒙,不清醒,怕热,有小汗,二便调,睡眠不实,多梦,舌偏红,舌下静脉紫黑,苔薄白,脉左寸略浮,关尺沉弦而硬。
我诊断为,风热上扰清窍,加之年老瘀血阻络,我给开了桑菊饮加通窍活血汤六付,在这里我顺便谈一下桑菊饮,桑菊饮在温病条辨中主治痰咳,是以治咳嗽为主,而我的父亲和我的爷爷,我们这个家族用桑菊饮治疗风热的头疼是首选的,桑菊饮治疗头痛效果也是确切的,我用桑菊饮加通窍活血汤六付,六付药吃完,癫痫已经不再发作了,头疼明显减轻,脑袋较以前也清醒多了,效不更方,这个方子,吃了24付,老头坚决不吃了,说好了,嫌中药太苦。于是我的医院复查肿瘤,结果一看片子,肿瘤减小了一半,回来之后,全家都很高兴,又强制他吃了24付,吃完之后,因为他是农村人,他就下地能干活了,各种各样的劳动都能干了,再去叫复查去,说什么也不去,这个患者到今天已经3年多了,依旧很好,能吃能喝能睡,那么大年龄了,还能干活。我也特别想知道他的片子,现在脑袋里的肿瘤是什么样子。
我在临床上的体会就是,你如果想用西医的方法治疗,就要用西医的思维,如果你决定用中医的办法治疗,就要老老实实的运用中医的四诊,搜集资料辨证论治,不要被西医的诊断所吓倒。记得董景昌老先生有一句话:病非人体素有之物,能得亦能除,言病不可医者,未得其术也,《灵枢?九针十二原》里边曾经讲到,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帝曰:善。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经言盛者泻之,虚则补之,余锡以方士,而方士用之尚未能十全,余欲令要道必行,桴鼓相应,犹拔刺雪污,工巧神圣,可得闻乎?岐伯曰:审察病机,无失气宜。
最后呢,我以刘保和教授送我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我们要做明医,明白的明,不做沽名钓誉的名医,谢谢大家。
(闫安强根据宋伯杉老师年5月26号在肝胆相照中医脊梁论坛的讲话录音整理,选自中医书友会)
网友评论:
当下:个人很讨厌那些只会理论研究不会看病的人,研究的东西到底符不符合临床,谁也不知道。一篇,好文,值的收藏
孙喜峰:太精彩了!中医辩证治病经历了几千年,想必病例中的症状古人也遇到过,就是说现在西医技术手段诊断下的疾病早就在中医的覆盖之下。西医是原子论,静止孤立地看待疾病,而中医是整体论,动态联系地看待疾病。所以西医认为难以或无法治疗的疾病,有时只是西医静止孤立的思维方式的必然结果,展现出西医的幼稚和无能!西医,想说爱你不容易!!!
扫街竹:年,我也救治了一名主动脉夹层病人,DeBakeyⅠ型,从主动脉弓撕裂到腹主动脉。病人的症状就是突发胸背撕裂样剧痛,其余都正常,进到重症室讲话还很大声,医生个个是如坐针毡,如芒在背。我号完脉,做主出院回家治疗。医院用担架把病人放到救护车上送回,一路陪随,生怕病人死在路上。我诊断阳虚血淤,附子90开始,最多,化瘀用地鳖虫、水蛭6~12克左右,其中重用血竭,多的一日达20克。9天后复查,主动脉夹层双腔样改变消失,只留下降主动脉环型血肿,一个月后再查只见该处内膜剥落样变化。三个月,可以一口气上三楼,原来半截得歇。半年可以抱着孙子一步登上公交车,原本自己都要扶按膝盖才能上。这个病人九天后回家吹山风诱发胸痛,血压,县医院不敢接,法马少群随身灸前胸后背各一个,连续追灸到天亮,胸痛停止。后因家贫,服药一年后停药。发病25个月又突发脑出血,自小诊所转院途中昏迷,再转院后不久心脏骤停抢救后恢复心跳,因当地院方无技术力量承担治疗,乃将其静置病房,直待一小时后病人不治身亡。后病人家属慨叹,不听话,不肯吃药,也感佩我给予的治疗,就这样,心脏复博后心血管都好好的,医院没力……两年前,医院就是把一家人招呼到ICU进行集体告别的意思了,一程辩治一程路吧。
wave:明医,清楚明白,等到你完全相信我的时候我在给你治,这是中医看病治人的前提,所以也要做一个明患者。大爱中医。。。
莫忘歧黄:受教!正所谓“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以治之。”中医治病:理应从广视出发,整体辨证。莫微视之,被病名所吓!
濟源:刘渡舟曾质问过郝万山,你是中医大夫还是西医大夫?我想,咱们也应该常常问问自己这个问题。
啊??大象也苗条:曾经一位同学现在就是在走这条路,不会辩证了,动不动就拍片磁共振。话说现在能遇到用望闻问切来看病的医生,比我见过的熊猫还要少。
爱岗敬业:辩证论治是中医的灵魂,宋先生所讲是触及中医的灵魂问题。也是让我们老中医痛心疾首、欲哭无泪的问题。中医要改变现状走出困境,坚持用中医思维、辨证论治是最根本也是最基本的原则,我们不能魂不守舍,不能没有灵魂。
张以来:中医立法迫在眉睫,该老师治疗的成功案例,中医思维贯穿始终,如果病人死亡,用西医的标准评判,又是医疗事故主要责任、巨额赔偿。我们的中医大家应主动申请,历史上不是有八老上书么?任重道远!
李志春(糊涂王子):中医治病,应当也必须用中医的思维方式来进行诊断用药,如果依照西医的思维或诊断结合药理研究,则离道甚远,偶获其效,犹瞎子撞钟,未得其术也。
蒋家老医馆(知新堂):中医就是这样,无论用哪些中药组方,只要是组方后煎成的汤这个化学合成体,对应了病体,肯定有效,中医不能让西医的诊断印定眼目。看中医,就得用中医思维
邰:精彩好文!感谢分享!中医的精髓是辨证,只要辨证精当准确,则其效验也,不可被西医的诊断所禁锢思想。爱你,中医,感谢一路有你!
烟台赵源:“病非人体素有之物,能得亦能除,言病不可医者,未得其术也。”如醍醐灌顶。学好经方,用中医思路治病。
沧海一粟:我不是医生但是全家都信服中医,别人医院做一堆检查然后要不挂点滴要么拿回一大包药丸,我们都是去找中医把把脉,喝上几副中药药到病除。对于亚健康症状和慢性病也很让人难受但是西医无良方,中药则最擅长。接触过的几位老中医都抱怨现在的年轻大夫都逐渐淡化望闻问切过度依赖器械诊断,失去了中医精髓。
杨氏中医:临床病人都拿一堆西医检查化验单让你看,关键是看后用中医思维辩证论治时,得能忘,甚至于忘得一干二净。才行。
無量壽富:我国的医疗体系应该始终致力于中医为体,西医为用的原则。才能发扬光大中医事业。
传统中医疗法的高妙真是令人震惊!而中医如何能坚持住真正的中医思维,是能否顺利发展的保证。对此文您有何见解,可点击右下角“写留言”分享给大家哦!向医易同修北京中科白殿疯眞棒中科获平安医院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