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所处地域空气湿度大!应该如何施工?萌新必看!
项目所在地区空气湿度高,夏冬气候异常明显。特殊的气候特点对工程的保温材料有特殊要求。根据特殊的气候条件,项目部决定在工程施工中采用内墙保温施工技术,并进行总结和分享,供大家参考。
施工方法的特点
1.保温板拼接接头采用柔性材料预埋后进行表面加固,确保保温板接头因环境影响热胀冷缩,造成内墙面开裂或脱落的隐患。
2.保温板底部设置mm高的C20细石混凝土踢脚板,具有以下优点:(1)可将地面施工过程中污染、破损、蓄水等造成的质量隐患隔离在保温石膏板内。(2)有效防止后期交付后地面水汽被石膏板吸附,导致涂层表面发黄、潮湿、脱落。(3)混凝土踢脚位置可有效固定装饰踢脚线,防止后期装饰踢脚脱落。
3.保温板粘贴后,在外角设置塑料角,具有以下优点:(1)保温完成后,可以有效防止保温板外角在装修阶段受损。(2)在装修阶段保证外角的线条平直明亮,有效保证边角的平直度,使边角更有立体感。
过程原理
项目所在地区气候和空气湿度较高,夏冬气候异常明显。根据这一特性,对材料性能要求如下:(1)保温板模压聚苯乙烯泡沫(EPS):导热系数小,能吸收湿热应力,即使在罕见的气候条件下水汽凝结结冰,自身结构也不会受损,自身重量轻,具有一定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耐酸碱性,使用耐久性好。(2)石膏板:防潮性差,无法固定重饰品。(3)在装修过程中,容易造成装饰踢脚线固定不牢,容易漏水的问题。
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基础处理(打磨混凝土墙面,涂界面剂)→四周弹线定位→准备专用粘结砂浆→粘贴复合保温板→检查找平→固定锚固件→嵌缝膏嵌缝、粘贴接缝筋→抹嵌缝膏找平→打磨修补。
1.基础处理(打磨混凝土墙面,涂刷界面剂),四周弹线定位:墙面应平整顺直,每户按“一户一检”要求检查垂直度,包括铝膜施工免抹灰墙面,整体平整度偏差不大于4mm。基层混凝土墙面需要打磨,消除表面浮浆和油脂,完工后要涂刷墙面界面剂,防止空气潮湿等渗透,有效保证材料之间的附着力,起到保证装饰的作用。
2.专用粘结砂浆、粘结保温板、检查找平:使用保温板专用粘结剂采用点粘法施工,用点粘法控制要点。板材与基层墙体之间的粘结面积不应小于板材面积的30%。门窗洞口四周、外墙角部和端部以及距顶面和地面mm的所有区域应全长粘结,宽度不应小于50mm。
3.贴保温板:将切割好的保温板粘贴面贴在粘结饼上,同时用顶板将石膏板上缘贴在顶层楼板上。顶板拆除时,用复合板边角料支撑底部保温,用直尺以顶面和地面所弹的基准线为基准夯实保温板表面,确保板安装到位,然后用水平尺进行调整。在窗框处切割出相应尺寸的复合板,然后在窗框四周铺上粘结饼,将保温板的粘结面贴在墙面上,并保持垂直和水平。切割每块保温板时,面板周边应切割成65~75°锐角。确保搭接接头的结合面,防止接头开裂。
4.保温板底部防潮节点:粘贴过程中与保温板底部的距离约为10-15cm,用于细石混凝土的填充和埋设。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防止施工厚度过大,表面容易收缩开裂,一次成型困难,因此施工要分两步进行,首先用细石混凝土填充密实,最后用防水砂浆进行二次采光和表面封闭。
5.锚固定,嵌缝膏嵌缝,接缝钢筋粘贴,嵌缝膏抹平。
效益分析
1.减少后期交付后墙面底部造成的涂料面层泛黄、潮湿、脱落的问题;
2.减少装饰踢脚线后期交付后无法固定脱落的问题;
3.利用底部踢脚线可以统一墙体保温的施工高度,集中加工或工厂加工到固定长度,避免现场拼接使用小料板,减少拼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