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固定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

石膏型的种类较多,按形状可分为石膏托、管型石膏、石膏围领等几种,按有无衬垫又可分为有垫石膏与无垫石膏两种,按固定部位可分上臂石膏、前臂石膏、上肢肩人字形石膏、小腿石膏、大腿石膏、下肢髋人字形石膏等等。石膏固定术是骨科常用的一种技术,主要适用于骨折复位后的固定、促进愈合及防止病理性骨折的发生以及纠正先天性畸形。

  1.稳定性骨折复位后:脊柱压缩复位、关节脱位复位后、骨折开放复位及内固定后及关节扭伤、韧带撕裂及撕脱等。

  2.术后促进愈合及防止病理性骨折:如神经吻合、肌腱移植、韧带缝合、关节融合固定、截骨术、骨移植、关节移植、显微外科、骨髄炎等术后。

  3.纠正先天性畸形:如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畸形矫正等。

  4.骨病:对慢性骨关节病、骨关节感染及颈椎病等的治疗及手术前后包括脊柱手术前、后石膏床等。

石膏固定优点

  1.石膏来源广泛,取材方便,制作时简单;

  2.石膏固定操作简单容易掌握;

  3.石膏对人体组织无损伤,属于非侵袭性治疗;

  4.石膏塑形性能好,结晶干固前可根据肢体不同部位的形状进行各种成型,干固后不易变形;

  5.石膏硬固较快,数分钟至二十分钟即可硬化成型,能保护及固定患肢;

  6.塑形性强易通过三点加压纠正骨折畸形;

  7.通过对石膏的楔形切开或环形切开易于矫正骨折固定后的畸形;

  8.固定作用确实可靠,除大型石膏外可使患者早日离床活动;

  9.对开放性损伤可通过石膏上的开窗达到观察和处理创面的目的;

  10.石膏对X线有半通透性,射X线片可观察到骨折对位及对线情况。

石膏固定缺点

  1.经固定后坚实牢固不易随时调整;

  2.更换石膏操作繁琐;

  3.石膏长时间固定时可引起肢体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及骨质酥松等;

  4.石膏固定后保暖和散热差,皮肤得不到清洁易发生皮炎。

  1.严格遵守三点固定的原理。

  2.充分做到良好的塑形。

  3.掌握合理的关节固定位置。

  4.防止压疮。

  5.严密观察。

1.物品:适当大小石膏绷带卷、温热水(约40℃左右)、石膏刀、剪、针、线、衬垫物、颜色笔。

2.患者的准备:

(1)向病者及家属交待包扎注意事项及石膏固定的必要性。

(2)用肥皂水洗净患肢,有伤口者先行换药。

1.先将肢体置于功能位,用器械固定或专人扶持,并保持该位置直至石膏包扎完毕、硬化定型为止。扶持石膏时应用手掌,禁用手指。

2.缠绕石膏时要按一定方向沿肢体表面滚动,切忌用力抽拉绷带,并随时用手抹平,使各层相互粘合。

3.在关节部位应用石膏条加厚加固,搬动时要防止石膏折断,过床后要用枕头或沙袋垫平。

4.石膏包扎后应注明日期及诊断。

5.石膏未干固以前,注意凸出部勿受压,以免凹陷压迫皮肤,引起压迫性溃疡。

6.石膏固定应包括骨折部位的远近端二个关节。肢体应露出指(趾)端以便于观察。

7.术后应密切观察,尤其最初六个小时。如有下列情况,应及时切开或拆除石膏:

(1)肢体明显肿胀或剧痛。

(2)肢体有循环障碍或神经受压。

(3)不明原因的高热,疑有感染可能的病例。

8.石膏松动、变软失效,应及时更换。

9.应鼓励患者活动未固定的关节,固定部位的肌肉应作主动收缩、舒张的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gaoa.com/sgzc/64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