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是农业之本,也是香蕉种植的根本。香蕉种植在近年的发展经历了一路向西,从国内到国外的过程,一方面由于香蕉属于热带水果,对地域气候有相对严格的条件要求,一方面则是由于土地不健康耕种导致的废弃,种植园主不得不离开自己熟悉的种植园,一路寻找适合香蕉种植的土地。
生长健康优质的香蕉园
我国耕地土壤长期处于亚健康状况,存在退化和污染面积大、有机质含量低、土壤肥力低等问题。香蕉种植是一种高复种的耕种方式,为了达到高产的目的,大量投入化学肥料等农业生产资料,然而增产的代价却是耕地的高强度被利用、超负荷运行、土地质量退化、地力透支及土壤严重污染等负面问题,高产不保,优质更是难以奢求,更严重的是不可控制的病害严重爆发,严重制约了香蕉种植的可持续发展。长期过量施用化肥或误施、乱用、滥用化肥严重破坏土壤的团粒结构,造成土壤板结,物理性状变坏,且影响香蕉的品质。
土壤状况欠佳,香蕉出现黄化
要解决香蕉种植的可持续性就需要解决土壤问题,施用生物有机肥解决土壤问题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要解决土壤问题就需要先了解土壤的相关知识。苏联土壤学家威廉斯指出:“土壤是地球陆地上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表层。”土壤之所以能生长绿色植物,是由于它具有一种独特的性质——肥力。土壤肥力虽与土壤物质组成有联系,但主要受土壤性状的影响。
土壤的主要性状
土壤质地:土壤的泥砂比例称之为土壤质地。直径小于0.01毫米的土粒称泥;直径为0.01—1毫米的土粒称砂;直径大于1毫米的土粒称砾石。根据土壤质地不同将土壤分为砂质土、粘质土和壤质土。
土壤比较粘结的种植地
砂土:这类土壤含砂粒在80%以上,土粒间大孔隙多,土壤容积比重在1.4—1.7克/厘米3之间,砂土的特点是土壤昼夜温差大,通透性好,有机质矿质化快,易耕作,但保水保肥能力差,遇水易板结,肥力一般较低。种植作物要增施有机肥和少量多次地勤追化肥。
粘土:这种土壤含泥粒在60%以上,土壤比重在2.6—2.7克/厘米3之间。粘土土壤的特点是土壤硬度大,粘着性可塑性都强,适耕性差。土壤保水保肥力强,潜在肥力较高,但土紧实难耕,土温低,肥效不易发挥。
土壤通透性较好的种植地
壤土:这种土壤泥砂比例适中,一般砂粘占40—55%,粘(泥)粒占45—60%。土壤容重1.1—1.4克/厘米3之间。质地轻松,通气透水,保水保肥力强,耕作爽犁。因此,它是水、肥、气、热各项协调的优质土壤。
土壤结构
土壤形成团聚体的性能,称为土壤的结构性。凡土粒胶结成直径为1—10毫米的团粒状土壤结构,称为团粒结构。这是土壤结构中最好的一种。
有机质含量高的黑土地
其形成条件有两个:
一是胶结物质。土壤中的胶结物质最主要是粘粒,新形成的腐殖质和微生物的菌丝及分泌物。这些物质与钙胶结在一起,就形成了具有多孔性和养分丰富、不易被水泡散的水稳性团粒状土壤结构。因此,增施钙质肥料(石灰、石膏)有利团粒结构形成。
二是外力挤压作用。凡是作物根系穿插、干湿交替、冻融交替和耕作都对粘聚起来的土粒产生一定的外力挤压作用,使之散碎成一定大小的团粒。深耕、免耕、滴灌、水旱轮作,都有利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
施肥不当对香蕉生长不利
团粒结构优越性的具体表现:
其一,能协调土壤水分和空气的矛盾。由于团粒间存在大孔隙,团粒内又有毛细管孔隙,这就有利于水分、养分、空气三者间的同时存在。从而土壤水、肥、气、热状况协调。
其二,具有良好的养分状况。随着水、气矛盾的解决,也解决了水分与养分的矛盾。因团粒表面常为好气分解,团粒内部又为厌气分解,前者有利于土壤养分释放给作物吸收,后者有利土壤腐殖质累积,养分保蓄。矛盾协调后的水分与养分就能同时且不断地供给作物需要。
健康土壤是香蕉优质高产的保障
其三,使土壤松软适度。具有团粒结构的土壤,疏松多孔,犁耕阻力小,耕作省力,耕翻质量好;土壤细碎而均匀,既不紧硬,又不起浆浮泥。
综合上述,香蕉种植的优质首选是壤土土质,而健康土壤的关键在于土壤的团粒结构,形成土壤团粒结构的因素是胶结物质和外力挤压作用。只要在土壤上种植作物就能对土壤进行外力挤压作用,土壤中的胶结物质最主要是粘粒,它跟腐殖质和微生物的菌丝及分泌物等有关。从某种意义上讲,解决土壤问题就是解决土壤腐殖质及微生物种群的问题,所以健康土壤就和生物有机肥有必然的关系。
商品生物有机肥
生物有机肥是指含有特定功能微生物与经无害化处理、腐熟的有机物料复合的肥料,兼具微生物肥料和有机肥效应。生物有机肥可以有效利用土壤中的营养元素,提高作物的产量,减少肥料的施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改善土壤质地,改善作物根际微生物群等,是香蕉可持续种植的有效方式。
生物有机肥的功效可以总结如下
1、调理土壤、激活土壤中微生物活跃率、克服土壤板结、增加土壤空气通透性。香蕉种植的高复种和对养分的大量需求导致化肥的大量使用以及不合理的使用,土壤生态平衡被打破,微生物种群,尤其是有益微生物种群下降,土壤自身恢复平衡的能力丧失,出现土壤板结、酸化,通透性差,从而出现种植障碍和以香蕉黄叶病为代表的病害不可逆转的爆发。
土壤酸化导致的病害蔓延
新开垦的原始森林、橡胶林、玉米地、甘蔗地、桉树林地等,土壤pH值较低(酸化较严重),有机质、中微量元素少,种植时需要进行土壤改良,生物有机肥是土壤改良的有效良方。
2、减少水分流失与蒸发、减轻干旱的压力、保肥、减少化肥、减轻盐碱损害,在减少化肥用量或逐步替代化肥的情况下,提高土壤肥力,使香蕉增产和优质。生物有机肥包括有机质和微生物菌,其中的有机质本身就是养分和水分的贮存体,同时有机质还能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增加养分的吸收和利用。微生物菌群在土壤中繁殖,可以促进土壤中各种残体的分解和利用,有效抑制土壤中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健康土壤,微生物还能促进固化养分的释放与吸收利用,起到减量增效的作用。
土壤中中微量元素缺乏导致出现缺素症
3、提高香蕉品质、使果品色泽鲜艳、饱满整齐、提高果实含糖量、维生素含量、口感好,增加商品价值。改善香蕉农艺性状、使香蕉茎杆粗壮,叶色厚实浓绿,增加抗逆性。生物有机肥的养分种类多,补充土壤有机质,让香蕉需求的养分得到全面有效的补充,从而形成健康的植株,抗逆性显著提高,果品品质全面提升。
4、增强香蕉抗病性和抗逆性、减轻因连作造成的病害和土传性病害,降低发病率。香蕉黄叶病的爆发和土壤的酸度有密切的关系,造成香蕉土壤快速酸化的直接原因就是以硫酸钾和氯化钾等为代表的大量生理酸性盐化学肥料的施入,同时忽视有机肥、生物有机肥的补充。有机肥或生物有机肥的补充,一方面可以增加土壤的缓冲能力,微生物的存在还能加快土壤残体有机质的同化,释放土壤固化养分,较少化肥用量。有机质在酸性土壤中还能与单体铝结合,降低土壤交换铝的含量,从而减少铝对香蕉根系的毒害。
黄叶病蔓延的蕉园
5、由于生物有机肥的作用,化肥施入量相应的减少,从而减少了果品中硝酸盐的含量。试验证明,生物有机肥可使蔬菜硝酸盐含量平均降低48.3--87.7%,氮、磷、钾含量提高5--20%,维生素C增加,总酸含量降低,还原糖增加,糖酸比提高,特别是对西红柿、生菜、黄瓜等能明显改善生食部分的品味。在香蕉种植大量使用生物有机肥,可以直接改善果品品质。
6、生物有机肥营养元素齐全,能够改良土壤,改善使用化肥造成的土壤板结。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强土壤保水、保肥、供肥的能力。生物有机肥中的有益微生物进入土壤后与土壤中微生物形成相互间的共生增殖关系,抑制有害微生物菌群生长并转化为有益菌,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起到群体的协同作用,有益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代谢产物,促使有机物的分解转化,能直接或间接为香蕉提供多种营养和刺激性物质,促进和调控其健康生长。
优质土壤,优质产出
7、提高土壤孔隙度、通透交换性及植物成活率、增加有益菌和土壤微生物及种群。同时,在香蕉根系周围形成的优势有益菌群能抑制有害病原菌繁衍,增强香蕉抗逆抗病能力降低重茬作物的病情指数,连年施用可大大缓解连作障碍。减少环境污染,对人、畜、环境安全、无毒,是一种环保型肥料。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绿色有机食品的需求会不断增加。由于不科学的种植导致目前香蕉种植难以寻找到合适的土地,因此,发展生物有机肥是改良土壤的必须,也是香蕉种植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未来,将把生物有机肥作为促进化肥减量增效的一项重要措施,让种植者了解生物有机肥在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改良作物品质、减轻农业面源污染等方面的功效,并最终在香蕉种植发挥积极的作用。
香蕉园建议多用生物有机肥
目前市场上有机肥、生物有机肥、微生物菌肥等商品琳琅满目,产品效果和价格都各不一样,在很多种植者眼里基本都是一个概念,但是实际上这些产品的功能虽然大致一样,但是细分起来又不一样,有必要了解一下之间的关系和不同。
有机肥料:是指天然有机质经微生物分解或发酵而成的一类肥料,肥料中包括被腐熟的有机物料、益生菌代谢产物、益生菌本身等,执行NY-标准。现在市场上流通的有机肥有机质在45-60不等,养分5-12不等。标准要求有机质(干基质计)≥45%,总养分≥5.0,水分≤30%,pH值5.5—8.5,
土壤改良剂
微生物肥料:是根据土壤微生态学原理、植物营养学原理、以及现代“有机农业”的基本概念而研制出来的。微生物肥料是以活性(可繁殖)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导致作物得到所需养分的一种新型肥料生物制品,是农业生产中肥料的一种。具有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中有益微生物数量及活性,改善土壤理化性状,防止土壤板结;提高土壤保肥、保水,抗寒能力,迅速繁殖形成有益菌群增强作物抗病能力,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阻止病原菌入侵,减少植物的病虫害生长。促进农作物生长,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和还原农产品品质等功能。
粉状微生物肥料
微生物肥料分成三类:微生物菌剂、复合微生物肥、生物有机肥。
微生物菌剂:是指目标微生物(有效菌)经过工业化生产扩繁后,利用多孔的物质作为吸附剂(如草炭、蛭石),吸附菌体的发酵液加工制成的活菌制剂。这种菌剂用于拌种或蘸根,具有直接或间接改良土壤、恢复地力、预防土传病害、维持根际微生物区系平衡和降解有毒害物质等作用。按剂型可分为:液体、粉剂、颗粒型;按内含的微生物种类或功能特性可分:为根瘤菌菌剂、固氮菌菌剂、解磷类微生物菌剂、硅酸盐微生物菌剂、光合细菌菌剂、有机物料腐熟剂、促生菌剂、菌根菌剂、生物修复菌剂等。农用微生物菌剂标准:GB-
蕉园要增加有机质的使用
生物有机肥:是指特定功能微生物与主要以动植物残体(如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为来源并经无害化处理、腐熟的有机物料复合而成的一类兼具微生物肥料和有机肥效应的肥料。执行NY-标准,标准要求有效活菌数≥0.2亿/克,有机质(干基质计)≥40%,水分≤30%,pH值5.5—8.5,粪大肠杆菌群≤个/g,蛔虫卵死亡率≥95%
富营养化的蕉园土壤
复合微生物肥料:复合微生物肥料是指特定微生物与营养物质复合而成,能提供、保持或改善植物营养,提高农产品产量或改善农产品品质的活体微生物制品。执行标准:NY/T-。
指标要求
菌种
使用的微生物应安全、有效。生产者须提供菌种的分类鉴定报告,包括属及种的学名、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及鉴定依据等完整资料,以及菌种安全性评价资料。采用生物工程菌,应具有获准允许大面积释放的生物安全性有关批文。
健康土壤,高产优质
成品技术指标
外观(感官):产品按剂型分为液体、粉剂和颗粒型。粉剂产品应松散;颗粒产品应无明显机械杂质、大小均匀,具有吸水性。
复合微生物肥料产品技术指标
项目
剂型
液体
粉剂
颗粒
有效活菌数(cfu)a,亿/g(mL)
≥
0.50
0.20
0.20
总养分(N+P2O5+K2O),%
≥
4.0
6.0
6.0
杂菌率,%
≤
15.0
30.0
30.0
水分,%
≤
—
35.0
20.0
pH值
3.0~8.0
5.0~8.0
5.0~8.0
细度,%
≥
—
80.0
80.0
有效期b,月
≥
3
6
a含两种以上微生物的复合微生物肥料,每一种有效菌的数量不得少于0.01亿/g(mL);
b此项仅在监督部门或仲裁双方认为有必要时才检测。
健康土壤,高产优质
复合微生物肥料产品无害化指标
参数
标准极限
粪大肠菌群数,个/g(mL)
≤
蛔虫卵死亡率,%
≥
95
砷及其化合物(以As计),mg/kg
≤
75
镉及其化合物(以Cd计),mg/kg
≤
10
铅及其化合物(以Pb计),mg/kg
≤
铬及其化合物(以Cr计),mg/kg
≤
汞及其化合物(以Hg计),mg/kg
≤
5
更多资讯,敬请“匠心种植”:
或添加个人: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早期白癜风症状图片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