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味药石膏清热泻火药1彭博

第九章 清热药

  凡以清解里热、治疗里热证为主的药物,称为清热药。

  本类药物药性寒凉,沉降入里,通过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及清虚热等不同作用,使里热得以清解。即内经所谓“热者寒之”,《神农本草经》所谓“疗热以寒药”的意思。

  清热药主要用治温热病高热烦渴、湿热泻痢、温毒发斑、痈肿疮毒及阴虚发热等里热证。

  由于发病原因不一,病情变化不同,患者体质有异,故里热证有热在气分、血分之分,有实热、虚热之别。根据清热药的功效及其主治证的差异,可将其分为五类:

  清热泻火药:功能清气分热,主治气分实热证。

  清热燥湿药:性偏苦燥清泄,功能清热燥湿,主治湿热泻痢、黄疸等证。

  清热凉血药:主入血分,功能清血分热,主治血分实热证。

  清热解毒药:功能清热解毒,主治热毒炽盛之痈肿疮疡等证。

  清虚热药:功能清虚热、退骨蒸,主治热邪伤阴、阴虚发热。

  使用清热药时,应辨明热证的虚实。实热证有气分热、营血分热及气血两燔之别,应分别予以清热泻火、清营凉血、气血两清;虚热证又有邪热伤阴、阴虚发热及肝肾阴虚、阴虚内热之异,则须清热养阴透热或滋阴凉血除蒸。若里热兼有表证,治宜先解表后清里,或配解表药用,以达到表里双解;若里热兼积滞,宜配通里泻下药用。

  本类药物性多寒凉,易伤脾胃,故脾胃气虚,食少便溏者慎用;苦寒药物易化燥伤阴,热证伤阴或阴虚患者慎用;清热药禁用于阴盛格阳或真寒假热之证。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清热药一般具有抗病原微生物和解热作用;部分药物有增强机体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功能、抗肿瘤、抗变态反应及镇静、降血压等作用。

第一节 清热泻火药

  热为火之渐,火为热之极。本类药物性味多苦寒或甘寒,清热力较强,用以治疗火热较盛的病证,故称为清热泻火药。本类药物以清泄气分邪热为主,适用于热病邪入气分而见高热、口渴、汗出、烦躁、甚或神昏谵语、舌红苔黄、脉洪数实者。此外,因各药归经的差异,还分别适用于肺热、胃热、心火、肝火等引起的脏腑火热证。

  使用清热泻火药时,若里热炽盛而正气已虚,则宜适配补虚药,以扶正祛邪。

石膏 Shigao

  《神农本草经》

  为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族石膏,主含含水硫酸钙(CaSO4S2H2O)。主产于湖北、甘肃、四川、安徽等地,以湖北应城产者最佳。全年可采。采挖后,除去泥沙及杂石,研细生用或煅用。

  性能:甘、辛,大寒。归肺、胃经。

  功效:

  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煅用:敛疮生肌,收湿,止血。

  应用:

  1.温热病气分实热证。

  本品性味辛甘寒,性寒清热泻火,辛寒解肌透热,甘寒清胃热、除烦渴,为清泻肺胃气分实热之要药。治温热病气分实热,症见壮热、烦渴、汗出、脉洪大者,常与知母相须为用,如白虎汤(《伤寒论》)。本品善清泻气分实热,若配清热凉血之玄参等,可治温病气血两燔,症见神昏谵语、发斑者,如化斑汤(《温病条辨》)。

  本品既能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又能祛暑,配益气养阴之人参、麦冬等,可用治暑热初起,伤气耗阴或热病后期,余热未尽,气津两亏,症见身热、心烦、口渴者,如竹叶石膏汤(《伤寒论》)。

  2.肺热喘咳证。

  本品辛寒入肺经,善清肺经实热,配止咳平喘之麻黄、杏仁等,可治肺热喘咳、发热口渴者,如麻杏石甘汤(《伤寒论》)。

  3.胃火牙痛、头痛、消渴证。

  本品功能清泻胃火,可用治胃火上攻之牙龈肿痛,常配黄连、升麻等药用,如清胃散(《外科正宗》);若治胃火头痛,可配川芎用,如石膏川芎汤(《云歧子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论类要》)。取本品清泻胃热,配知母、生地黄、麦冬等,可用治胃热上蒸、耗伤津液之消渴证,如玉女煎(《景岳全书》)。

  4.溃疡不敛、湿疹瘙痒、水火烫伤、外伤出血。

  本品火煅外用,有敛疮生肌、收湿、止血等作用。用治溃疡不敛,可配红粉研末置患处,如九一散(《中国药典年版》);用治湿疹瘙痒,可配枯矾用,如二味隔纸膏(《景岳全书》);用治湿疮肿痒,可配黄柏研末外掺,如石黄散(《青囊秘传》)。

  用法用量:生石膏煎服,15-60g,宜先煎。煅石膏适量外用,研末撒敷患处。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及阴虚内热者忌用。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能息,……产乳,金疮。”

  2.《名医别录》:“除时气头痛身热,三焦大热,皮肤热,肠胃中膈热,解肌发汗;止消渴烦逆,腹胀暴气喘息,咽热。”

  3.《医学衷中参西录》:“石膏,凉而能散,有透表解肌之力。外感有实热者,放胆用之,直胜金丹。……是以愚用生石膏以治外感实热,轻症亦必至两许;若实热炽盛,又恒用至四、五两或七、八两,或单用,或与他药同用,必煎汤三、四杯,徐徐温饮下,热退不必尽剂。”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的主要成分为含水硫酸钙(CaSO4S2H2O),含量不少于95%。

  2.药理作用:生石膏退热的动物实验,结论不甚一致。白虎汤有明显的解热作用;石膏浸液对离体蟾蜍心及兔心小剂量时兴奋,大剂量时抑制;石膏有提高肌肉和外周神经兴奋性的作用;对家兔离体小肠和子宫,小剂量石膏使之振幅增大,大计量则紧张度降低,振幅减小;石膏在Hands液中能明显增强兔肺泡巨噬细胞对白色葡萄球菌死菌及胶体金的吞噬能力,并能促进吞噬细胞的成熟;石膏液能使烧伤大鼠降低了的T细胞数、淋转百分率、淋转CPM值显著恢复;石膏有缩短血凝时间、利尿、增加胆汁排泄等作用。

  3.临床研究:结合传统上用本品治疗肺热咳嗽的经验,用石膏配知母煎服,治急性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周围炎有良效;据报道,用石膏g,麻黄、桂枝各30g,研末,水煎多次分服,治疗发热病例,有效例(《新中医》,,6:28);用白虎加桂枝汤等治疗重症成人期特应性皮炎10例,服药1-3个月,均获显效;用麻杏石甘汤治疗皮肤划痕症42例,获显著效果(《临床皮肤科杂志》,,2:79);用竹叶石膏汤为主治疗流行性出血热34例,均治愈(《河南中医药学刊》,,6:52);另可用石膏等治疗糖尿病、麻风病神经痛、乙型脑炎、流感及外科炎症等。

  本文摘自《中药学》,由彭鑫博士工作室编辑整理提供。   







































白癫风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一次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gaoa.com/sgzc/1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