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检查到中科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307509.html
先来猜一则谜语如何?
五月底,六月初,佳人买纸糊窗户,丈夫出门三年整,寄来书信一字无。
猜四味中药名
(答案文末揭晓)
“血中圣药”当归
当归的故事
由于这个好听的名字,当归也常作为一种劝归的暗号,《三国志》中记载,曹操在给太史慈的信中只放了一味中药,意指“当归”,可惜太史慈拒绝了曹操抛来的橄榄枝,真是个令人悲伤的故事。
名字起源
一是当归调血为女人要药,有思夫之意,故有当归之名;二是当归治妊妇产后恶血上冲,仓猝取效。气血昏乱者,服之即定。能使气血各有所归,恐当归之名必因此出也。
由此可见,当归的名字与其功效是密不可分的。
当归的应用
“四物汤”被誉为“妇科第一方”,由当归、川穹、芍药、熟地四味药组成,治疗血虚血滞证候,为补血调经的常用方剂。
祖国医学认为,当归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为血中之要药。目前对当归的补血活血、抗炎、抗氧化、保护心脑血管系统、平喘等药理作用研究已经相当全面,在临床的内科、妇科、外科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应用。
然而当归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十分苛刻,喜凉爽和湿润环境,宜在海拔~米的高山、空气湿度较大的自然环境下生长。其主要道地产地是甘肃岷县,已有多年的种植历史和多年的药用历史。
注:道地药材是指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产在特定地域,与其他地区所产同种中药材相比,品质和疗效更好,且质量稳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中药材。
“出人意料”的石膏
当我在清肺排毒汤的药物组成中看到生石膏时,我以为……
原来石膏还可以是这样的!
石膏是什么
石膏,矿物药,为含水硫酸钙(CaSO4·2H2O)的矿石。生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石膏敛疮生肌、收湿止血。生石膏临床常应用于治疗高热烦渴、痰热咳喘、胃热炽盛引起的牙痛等。煅石膏则外治溃疡不敛、湿疹瘙痒、水火烫伤、外伤出血,还可以用来点豆腐。
石膏的应用
东汉张仲景《伤寒论》中的白虎汤(石膏、知母、粳米、甘草),被认为是开启用石膏治疗热病的第一方,此次新冠肺炎在中医病机上以“湿、热、毒、瘀、虚”为主要特点,生石膏作为寒凉之品可以去热,借鉴沿袭了传统中医抗疫的经验。
任何药物都有使用注意事项,临床研究表明,石膏药性大寒,大量服用会伤脾胃阳气,脾胃虚寒和阴虚内热的患者皆应忌服或慎用;且石膏不宜与四环素族抗生素、异烟肼、强的松等一些西药同服。
“以毒攻毒”的雷公藤
雷公藤是什么
雷公藤有一个更加耳熟能详的俗名——断肠草(断肠草不止一种),可见其毒性之烈,南方各省农村常有中毒发生,误服其叶2~3片可中毒,服嫩芽7个或根皮30g以上可引起死亡;其水浸液及乙醇浸液具有杀虫作用,故又称菜虫药。
雷公藤的应用
雷公藤的应用历史悠久,最早记载雷公藤功效的是明朝兰茂所著的《滇南本草》,书中称其“味辛,性温,有毒。入肝脾十二经,行十二经络”,具有“治筋骨疼痛,风寒湿痹,麻木不仁,瘫痪痿软,湿气流痰”等功效,从20世纪60年代末作为治疗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
年的研究论文表明,雷公藤多苷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有效率为87.6%~95.3%,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平均总有效率为94%,治疗肾小球肾炎的总有效率为68.4%~72.5%。
与疗效同样突出的是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以消化系统不良反应最为常见,发生率为35.8%,以生殖系统损害最为严重,女性主要表现为月经减少、月经紊乱、闭经、卵巢早衰;男性主要表现为少精、死精、生育能力下降、性欲减退等。
对雷公藤的研究仍在继续,雷公藤提取物既是发挥药理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也是主要的毒性成分,因此必须深入了解其毒性机制,找到解决毒性的有效方法,实现增效减毒,这也将是现代医学技术与传统中医药理的一次通力协作。
“药食同源”的山药
作为中药,山药可以制成多种丸药,如六味地黄丸等供人们食用;作为食物蔬菜,它细腻滑爽,别具风味。
食
泪水从嘴角流了下来……
山药的特性
《中国药典》(年版)记载:
甘,平。归脾、肺、肾经。
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麸炒山药补脾健胃,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
产于河南焦作的铁棍山药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
山药的应用
夏季天气炎热,易耗气伤津,
故宜益气生津;
暑湿之气盛,而湿邪困脾,
饮食寒凉易伤胃,
故宜健脾和胃;
总结:宜吃山药
所以,开头的谜语你猜出来了吗?
揭晓谜底:半夏、防风、当归、白芷
你答对了吗?
向上滑动查看参考文献
[1]董培良,李慧,韩华.当归及其药对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36(02):-.归肝、心、脾经
[2]王晓群,李小江,王洪武,张国骏,贾英杰.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现状综述[J/OL].中国
[3]王凤霞.石膏的药性功效及临床应用文献整理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
[4]昊霞,王忠震,林兵,刘志宏,宋洪涛.雷公藤毒性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医院药学杂志,,35(16):-.
[5]刘雪梅,刘志宏,张晶,池婕,杨丽娜,宋洪涛.雷公藤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J].药学实践杂志,,33(02):-.
文字/小竺
排版/小徐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