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控考试试题

白癜风可以吃干枣吗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180110/5990004.html
一、填空(每题一分)

1.国标规定:凡是由(硅酸盐水泥熟料)、0~5%的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硅酸盐水泥。

.生料在煅烧过程中要经过(自由水蒸发、黏土矿物脱水、碳酸盐分解、固相反应、熟料烧成和熟料冷却)等六大过程,其中吸热最多的是(碳酸盐分解)阶段,放热现象是(固相反应)阶段。

分解炉内传热速率高的最主要原因是(传热面积大)。

3.标准煤的低热值为kcal/kg,30kcal/kg=()kj/kg。

4.水泥熟料的三率值一般控制在多少合适(KH=)、(SM=)、(IM=)。

5.窑皮的主要作用是(保护窑衬)和(蓄热)。

6.根据固体物料被粉碎后的尺寸不同,可将粉碎分为(破碎)和(粉磨)。(粉碎前尺寸)与(粉碎后尺寸)之比称为粉碎比。

7.球磨机主要是靠(研磨体)对物料产生(冲击)和(研磨)作用实现的,其规格用(筒体直径)乘以(筒体长度)表示,一台完整的球磨机由(喂料装置、支承装置、回转部分、卸料装置、传动装置)五部分组成。

8.磨机内研磨体(填充的容积)与(磨机有效容积)之比的百分数称为(填充率)。

9.闭路粉磨系统中(选粉机选出的产品中所含小于某一指定粒径的细粉量)与(选粉机喂料中该一粒径的细粉总量)之比称为选粉效率(η)。

10.原料预均化的原理是(平铺直取),预均化堆场的的型式有(矩形预均化堆场),(圆形预均化堆场)。

11.影响水泥安定性的因素有(游离氧化钙过多、游离氧化镁过多、石膏掺量过多)。

1.煤的工业分析项目主要有(煤的水分、煤的灰分、煤的挥发分和煤的固定碳)。

13.熔剂矿物指(铝酸三钙和铁铝酸四钙)。决定熟料强度的主要是(硅酸盐)矿物。

14.硅酸盐水泥熟料四种主要矿物是(C3S、CS、C3A、C4AF)。

15.原料预均化的主要目的是(减少成分的波动),生料均化的主要目的是(保证生料成分的均匀性)。

16.影响碳酸盐分解速度的因素有(温度);(二氧化碳分压);(生料细度);(生料分散程度);(石灰石种类和物理性质)。

17.三次风的作用是(供分解炉中煤燃烧所需的氧气)。

18.所谓挂窑皮就是(在耐火砖表面上挂上一层坚固的孰料层)。

19.窑尾废气氧含量控制在(.5%)以下,一氧化碳含量控制在(0.%)以下。

0.隔仓板的作用是(分隔研磨休、筛析物料、控制物料和气流在磨内流速),其类型有(单层隔仓板、双层隔仓板)。

1.各物料间凡是以固相形式进行的反应称为(固相反应)。

.物料不易烧结,在烧成带料子发粘,冷却时料子产生很多砂子状的细粉,这种熟料称为粘散料又称为(飞砂料)。

3.(阿利特)是硅酸盐水泥熟料中的主要矿物,是硅酸三钙中含有少量的其它氧化物的固熔体。

4.(荷重软化点)是指耐火材料在高温下对压力的抵抗性能。

5.(短焰急烧)是指回转窑内火焰较短、高温集中的一种燃烧操作。

6.据入磨物料的平均粒径和最大粒径确定研磨体的(平均球径和最大球径)。

7.预分解系统中窑内划分为三个带,即(过渡带)、烧成带、冷却带

8.立磨操作中,料干粒粗,易出现大量(吐渣)现象。

9.在粉磨过程中,出磨物料经分级设备后,粗粉重新回磨,细粉作为产品的系统称为(闭路粉磨系统)。

30.物料中的水份按其与物料结合的方式,可分为自由水、吸附水、(化学结合水)三类。

二、选择题(每题一分)

1.分解炉、预热器漏风过大,将使单位热耗(A)。

A.增大    B.不变C.下降      

.提高分解炉中燃料的燃烧速度,将使(B)。

A.炉内分解温度提高 B.物料分解率下降C.将使NOx增加。   

3.分解炉内产生NOx的原因是()

A.传热系数增大 B.传热面积大C.煤燃尽后的温度升高。

4.在保持正常情况下,提高分解炉内的温度,(D)提高

A.多加煤粉   B. 少加煤粉 C. 加快燃烧速度D.NOx

5.在采用四级旋风预热器的窑外分解系统中,料粉的流程是(B)

A.从C3经C4入分解炉后再入窑    B.从C3入分解炉再经C4再入窑C. 由分解炉经C3、C4后入窑      

6.二次风温越高,则(A)。

A.烧成温度越高B.窑尾温度越低C.熟料冷却越差D.出窑熟料温度越高

7.硫碱圈通常结在(B)。

A.窑前B.窑后C.窑中

8.闭路粉磨系统在起动时,首先应起动(A)。

A.球磨机的润滑和冷却系统B.球磨机主电机C.喂料设备D.出磨物料输送设备

9.水泥产生假凝的主要原因是(C)

A.铝酸三钙的含量过高B.石膏的掺入量太少C.磨水泥时石膏脱水

10.预分解窑内分成(A)

A.六个带B.四个带C.五个带

11.以下哪些措施有利于C3S的形成(A)

A.降低液相粘度B.减少液相量C.提供较多热量

1.普通配料的硅酸盐水泥熟料液相出现的温度大致是(C)

A.℃B.℃C.℃D.℃

13.纯碳酸钙的烧失量是(B)

A.56%B.44%C.80%

14.预分解窑的三次风主要指(C)

A.输送煤粉的风B.入分解炉的风C.从冷却机直接入窑的风

15.辊压机两辊间隙差值的大小主要反映(D)。

a.入料粒度c.入料粒度或入料量d.入料量或入料粒度或液压系统对动辊的推力不平衡。

16.预分解系统的分解率的合适的范围(D)

A.50~60%B.60~70%C.%D.85~95%

17.回转窑生产过程中,出现窑内结圈现象时,窑尾负压值会(A)

A.增大B.减小C.不变D.时大时小

18.窑电流在30秒内上升安培以上,约15分钟后冷却机一室压力上升,初步判断为(B)

A、垮前圈;B、垮后圈;C、窑内窜料;D、窑内烧流

19.下述关于煤粉质量方面的说法不对的是:(A)

煤粉水份较高,会降低火焰温度,延长火焰长度,因此入窑煤粉水份越低越好;B、煤粉细度越细,其燃烧速度越快;C、分解炉用煤质要求可比窑内用煤低些;D、一般要求,窑和分解炉用煤质要相对稳定。

0.影响预热器传热效率的主要因素是:(A)

A.停留时间、物料分散度、物料气流温差;

B.停留时间、分散度、撒料板位置;C.停留时间、撒料板位置、三次风温;

1.水泥矿物的水化热大小是:(B)

A、C3ACSC3SC4AFB、C3AC3SC4AFCSC、C3AC4AFC3SCSD、C3SC3AC4AFCS

.旋风预热器对生料中挥发性的有害成分很敏感,容易结皮堵塞,以下那一个不属于有害成分(C)

3.不属于造成结皮的原因是(D)

a、硫碱循环 b、温度偏高 c、燃料过多 d、原料过多

4.熟料的率值中能表示出CaO含量高低的参数是(A)

a、KH   b、SM c、p值 d、n值

5..磨内物料流速过快是因为(D)

A.喂料量过大B.入磨粒度小C.物料易磨D.研磨体级配不合理

三、判断题(每题一分)

1.回转窑内分解带物料运动速度最快。(Y)

.挂窑皮的目的在于延长耐火砖的寿命。(Y)

3.当烧成温度低时,要迅速提高温度需降低窑速,增加煤量并适当增加排风。(Y)

4.窑转速提高,窑内物料运动加快,料层变薄。(Y)

5.正常情况下,增加主排风机风量,则窑头负压增加。(Y)

6.熟料的冷却以急冷为好。(Y)

7.预热器系统温度越高,越容易堵塞。(Y)

8.熟料KH值越高,一般熟料强度较高,所以实际生产中KH越高越好。(N)

9.窑皮越厚,窑电流越高。(Y)

10.烘窑的目的是使窑衬不产生干爆裂缝,从而达到延长窑衬寿命,有利于窑的长期安全运转。(Y)

11.CaCO3经过分解炉后已全部分解。()

1.熟料的平均粒径愈小愈好。()

13.固相反应带生成的主要产物有C3A、C4AF、CS。()

14.碳酸钙的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

15.固相反应是吸热反应()

16.硅酸盐水泥熟料中含有C3S.CS.C3A.FeO3四种主要矿物()

17.均匀喂料是磨机操作最重要的一步。()

18.分解炉内的燃烧可以看见火焰,所以,也属于有焰燃烧。(N)

19.分解炉内的传热快是因为气流与物料之间的温差大。(N)

0.预分解窑的烧成带比老式干法窑延长了。(

四、问答题:

1.水泥厂质量控制中对熟料的控制内容有哪些?(1分)

.生产硅酸盐水泥一般用哪几类原料?各类原料主要提供什么成分?每类原料中最常用的品种有哪些?(分)

3.熟料的率值有哪几个?简述硅率高低对熟料煅烧过程及质量的影响?(3分)

4.C3S的形成条件有哪些?(3分)

5.影响水泥强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分)

6.什么是“飞砂”现象?如何解决?(4分)

7.简述冷却机堆雪人的成因。(3分)

8.简述提高磨机产量的方法。(分)

9.影响辊压机产质量的因素?(分)

10.产生黄心料的原因及解决措施?(4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gaoa.com/sgjt/94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