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登革热中医有妙招

“登革热”年年有,今年特别“热”。自从白云区出现首例登革热患者之后,专家表示今年登革热出现时间比往年要早,若不做好预防措施,今年登革热的情况可能会比较严重。现在,不少广东的朋友的谈“蚊”色变,如何防治“登革热”,中医有不少妙方,先收藏一份!

传播媒介

中国登革热的主要传播媒介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前者分布于南方沿海,如海南岛等地区,后者则在南北地区广泛存在,以长江以南为普遍。伊蚊体中小型、黑色,有银白色斑纹,幼虫孳生于小容器积水中,白天吸血。当伊蚊叮吸病人或隐性感染者后,病毒进入蚊体内,在蚊的唾液腺及神经细胞中大量复制,8-12天后当再叮吸正常人血时,病毒随唾液排出进入人体内,造成感染。伊蚊可终生携带和传播病毒,并可经卵将病毒传给后代。

埃及伊蚊

白纹伊蚊

症状

前期症状和感冒相似。很多患者把其当作感冒来治疗,这样不仅耽误了时间,更加重了病情。登革热临床上分轻型、典型和重型。轻型登革热并不可怕,但重型登革热却是一个恐怖的杀手,病死率达90%以上。

登革热的前期症状首先是发热,通常起病急骤,发热、头痛,同时伴有背部、骨、肌肉及关节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和便秘等。3~5天就开始出现皮疹,颜面潮红、结膜充血及浅表淋巴结肿大。早期登革热病人全身肌肉非常酸痛,轻微的触碰也会造成巨大的疼痛。

目前对登革热的治疗一般是采用西医方法,传统中医对这种病症有什么好的治疗手段呢?对于中医来说,登革热属于温病范畴,在其发病的不同阶段也有相应的方药来对症治疗。在临床上主要将登革热分为以下四期辨证论治:发热期1

症状:恶寒高热、头身疼痛、呕吐腹泻、舌红苔黄腻、脉浮数。治法:解表清气、化湿清热。常用中药:银花、连翘、淡竹叶、板蓝根、石膏、藿香、牛蒡子、薄荷、黄芩、麦冬、玄参等。

出疹期及出血2

症状:高热烦渴、斑疹外发、皮肤淤斑淤疹、便血、呕吐、腹泻、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法: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常用中药:生石膏、知母、水牛角、生地、丹皮、赤芍、栀子、黄连、黄芩、玄参、紫草、生地榆等。

休克期3

症状:面白肢冷、烦躁不安、体温下降、血压下降、脉细弱。治法:益气固脱、回阳救逆。常用中药:人参、五味子、麦冬、熟附子等。

恢复期4

症状:少气无力、食欲不振、懒言、舌淡、脉细。治法:健脾和胃、益气养阴。常用中药:太子参、茯苓、白朮、石斛、扁豆、麦冬、麦芽、知母等。

预防胜于治疗。如何防范登革热最有效呢?

防范登革热最有效、最省钱,也是最重要的方法,还是养成每星期检视住家户内外环境卫生,养成“巡、倒、清、刷”积水容器的好习惯,让病媒蚊无法产卵繁殖,比靠喷药灭蚊更具成效。

别忘了点右上角按钮,分享到朋友圈哦!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哪里能治好
白癜风初期如何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gaoa.com/sgjt/8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