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水会bull第27期8年运营分

呼和浩特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m.39.net/pf/a_5199035.html
点击上方蓝字“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快速订阅技术干货丨微水会丨行业热点丨政策解读导语在学习过磁混凝澄清工艺及在线水质分析仪器,本期微水会就制浆造纸废水处理工艺进行分享。嘉宾拥有8年的污水运营管理经验,且主要从事造纸废水的处理,将从甲方角度解读造纸废水特点、流程、工艺以及现场需注意的问题给予分享。现将内容整理供学习参考交流。分享嘉宾:史敏晓策划:C.P.内容整理:冯茹背景:造纸工业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是水资源消耗大户,也是废水排放大户。造纸废水排放量大,成分复杂,含有大量纤维素、木质素、无机碱、单宁类、硫化物等,表现为碱度大、色度大、难降解物质含量高。由于不同纸厂在原料、化学药剂及制浆方法选择上各异,也会使得水质有较大差别。目前处理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物化法及生化法。随着环保压力的增大,技术的更新完善,单一的处理方法很难满足愈来愈严格的排放标准,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组合工艺,实现废水达标稳定排放,走可持续之路。微水会·第27期主题:浆造纸废水处理工艺运行管理话题:1、制浆造纸废水概况2、废纸浆污水处理一般流程3、废水性质4、工艺运行要点5、总结嘉宾介绍:史敏晓环境工程毕业,从事污水运营管理8年。从事过城市污水及工业废水的运营管理,负责过3个新建项目的筹建及运营,及2个改造项目,对厌氧IC反应器、好氧活性污泥法及Fenton深度处理等有过涉猎。希望大家探讨的要点:1.制浆造纸废水的工艺是否有更合理或者更新的工艺出现,目前工艺优化点2.厌氧IC反应器运行的影响因素、症状及对策3.活性污泥法曝气方式的探讨及污泥膨胀对策4.Fenton及活性砂过滤器的运行5.污泥脱水方式及行业发展方向微水会·精彩讲堂一、制浆造纸废水概况一般流程:二、处理工艺运行要点分析结合废纸制浆造纸废水一般处理流程,就预处理、厌氧、好氧、深度处理及污泥处理各环节运行要点进行分析。1、预处理混凝反应池主要是通过添加化学药品,增加初沉池效果,去除水中大部分的SS,利于后续工段的运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高程差造成跌水及车间内水中的化学药品、洗涤剂等会出现大量泡沫,建议设置水力喷淋管道,进行水力消泡。2、厌氧厌氧是造纸废水处理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到工艺运行的成本及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如果厌氧系统效果不好,将可能导致整个工艺的崩溃。出水碱度也是衡量运行好坏的一个标准,最好控制在15mg/L左右,如果废水浓度高可能还会更高,进水CODmg/l左右,出水碱度基本在25mg/l。反应器pH值下降,可以增加回流补充碱度,或补充一些NaOH,升高pH值,防止系统酸化。如果IC反应器发生酸化,首先要尽快的降低负荷,通过补充碱度,来提高pH值,若有条件的话,可添加NaHCO3等碱性比较温和的物质补充碱度。对于水中的Ca2+,不可过高但也不能没有,一般来讲Ca2+浓度在mg/L是必须的,因为Ca2+是颗粒污泥形成过程中晶核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超过mg/l的话,将可能会引起污泥钙化。3、好氧关于污泥膨胀:由于厌氧污泥活性不太好,导致好氧负荷增加,曾出现过污泥高负荷粘性膨胀。丝状菌膨胀:随着水流失污泥在二沉池是比较散碎的翻泥。粘性膨胀:污泥颜色正常,但污泥会连成一大片且很厚整体上浮。解决粘性污泥方法:通过恢复前端厌氧处理去除率,降低污泥负荷,得以控制。4、深度处理要注意废酸中的Cl-浓度最好不要超过10mg/L,高于这一浓度,可能会对不锈钢造成晶间腐蚀,再一个就是废酸中如果含有重金属的有害物质的话,不要使用,要遵循国家相关环保法规的规定。5、污泥处理目前,大型造纸厂大多采用焚烧方式,运行效果也较为稳定。微水会·讨论释疑关于工艺流程:?1、想问下预处理阶段为什么选择了混凝沉淀而不是气浮呢?答:气浮也是可以的。个人认为,气浮相对混凝反应池来说,会增加一些设备,在运行维护时稍显麻烦。?2、可生化性好,为什么设置IC和水解酸化?答:可生化性好是相对其他制浆类型的废水而言的;设置预酸化和IC反应器,对高浓度废水来说是比较好的,如果单纯好氧,运行会比较困难些,厌氧也会降低好氧的负荷,具有减小好氧池容、占地面积小、降低动力消耗、减少污泥产量等优点。?3、这种水B/C比大约多少?答:大概在0.35-0.4左右。?4、IC反应器是哪一家公司设计的?造纸废水选多少容积负荷?答:反应器是帕克的,容积负荷大约20kg/(m3·d)多。?5、纸浆废水不需要冷却塔吗?答:需要有冷却塔,实际工艺中是有冷却塔的,流程只是大概描述,会有遗漏。?6、容积负荷20kg/(m3·d),IC控制进水上升流速控制几米范围?答:上升流速一般控制在4-8m/h左右,一般为5m/h左右。?7、斜网容易堵塞,不好清理,能不用吗?答:斜网是比较容易堵,但在运行中,处在可控范围内;主要目的是拦截造纸车间流失的纸浆纤维。在一项目上也有直接把斜网放到造纸车间,让水直接过斜网,将纸浆进行回收,降低制浆流失量及沉积腐烂问题。清理斜网时,用压力大一点的清水进行冲洗,必要时可萨一些片碱、液碱等,有利于清洗。?8、这工艺应该也有设置超越吧?答:超越都是存在的。如果觉得水质不错,有的工段可以直接进入下道工艺,直接走超越管线。?9、造纸车间白水回收?答:车间有白水回收。?10、初沉池表面负荷多少?答:大概在0.75左右。?11、运行中最担心什么?答:最担心的还是车间的表胶、杀菌剂、淀粉、大的化学品等,过量排放对生化工艺十分不利。?12、斜网回收的纤维,能再次车间利用吗?如不能重复利用还不如去掉。答:回收的纸浆纤维大部分是可以利用,一些池底沉积及腐烂的纸浆会考虑进入到初沉池。?13、SS太高有哪些影响?答:SS太高进入厌氧后会影响厌氧颗粒污泥的生长,包括颗粒污泥的形成,会造成颗粒污泥的破碎及流失。?14、IC有考虑排泥么?如果污泥单纯回流到水解池,会不会造成IC泥沙沉积,您也说该水中钙比较高?答:IC是有考虑排泥的,有一部分累积的活性较低、比重较大的污泥是要考虑排出系统。泥沙基本很少,前面预处理基本不会让比重较大的泥沙进入下游。?15、不管是厌氧好氧,涉及到的控制参数都比较多,请问现场是怎么监测和控制的?答:运行参数的控制,现场都配有在线仪表来进行监测,包括温度、pH等;像COD、VFA等还需通过化验室数据来进行分析,及时调整。?16、可以详细说说IC如何排泥么,是使用原先的进水管道还是另外有管道?IC的沼气会带动泥水上升,如何控制上升速度是5m/h左右?答:有单独的管道进行排泥。上升流速主要是要控制好进水流量。所指的上升流速是整个反应器的流速。沼气带动泥水上升的流速属于内循环。?17、IC进水硫酸根控制在多少比较好?防止硫化氢气体过多导致污泥中毒。答:硫酸根最好控制在mg/L以内,这样产生的硫化氢在可控范围内。?18、如何预防IC颗粒污泥钙化?预处理加药?答:通过对上游废水进行控制,包括废纸中低端废纸的添加比例,以及不同纸种的机型同时生产,排水量不一样,避免排水单一,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钙离子浓度。在某些项目有碰到过钙离子浓度较高的情况,预处理增加除钙单元。?19、IC酸化后不同的程度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答:预酸化度最好控制在30-50之间,这个可以通过前端预酸化池的停留时间来进行控制,预酸化池的目的是开环断链,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易降解的有机物。IC反应器酸化后,要尽快降低来水负荷,增大外回流,补充碱度,使出水PH值尽快恢复到正常水平,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增加负荷;如果酸化严重,考虑要重新启动反应器。?20、要不要外加氮源及磷?答:是需要投加氮源和磷的。?21、用废酸代替硫酸亚铁,一般用什么样的废酸?答:一般用的是钢铁行业酸洗的废酸,里面含有一些Fe2+。?22、废酸中的氯离子怎么控制?答:废酸中含有的氯离子是没办法控制的,只能通过控制废酸的添加量。如果氯离子浓度过高,可以少添加一部分,再补充一部分硫酸亚铁。?23、一天处理的污泥量大概有多少?答:一天的绝干污泥量大概在60吨左右(水量t/d左右),根据来水水质水量不同,会有变化。?24、IC的产泥比大概控制多少?单独的排泥管道,会造成排泥盲区么?答:产泥比不做控制,当然也是越多越好,产泥多时可以进行外卖。可能会存在局部的盲区,不定时的进行流化,从排泥管道排走,觉得可以解决存在的问题。?25、该厂有黑液碱回收吗?我做过一个竹浆废水的COD只有mg/L左右。答:废纸浆造纸一般是没有黑液回收这一工段的。?26、请问斜网需要清洗么?是采用什么方式清洗?我们现场要求尽可能的截留纤维,但又要求是35目以下的滤网,请问您有什么好建议么?答:如果要尽可能截留纤维,35目比较少,因为缝隙比较大,建议用高目数的斜网;斜网需要人工进行定期清洗,如果透过性太差,需要添加一些NaOH,如片碱、液碱等进行清洗。一般2~3个月左右更换一次斜网。?27、应用的芬顿搅拌方式是曝气还是回流?答:普通的机械搅拌,双面曲;曝气搅拌不建议,因为氧气对硫酸亚铁和双氧水都有影响。?28、关于芬顿,COD从80-mg/L降到50mg/L,亚铁是4L/m3,双氧水0.2-0.3L/m3,请问浓度分别是多少?运行成本0.7-0.8元是算的药剂和能耗吗?污泥最终怎么处理的?芬顿中和池的反应时间有多少,有无返色情况?怎么解决的?答:亚铁10%,双氧水27.5%。物化污泥、生化污泥和化学污泥一起处理。成本加上前面的氮磷、电费及所有药费,大概1.4元,主要自己有电厂,电会便宜些。后段脱气池有一定脱色效果,会有一定返色,控制好亚铁量,不要过量,会好一点。亚铁过量,出水会发黄,返色明显。?29、关于厌氧反应器,进水CODmg/L,上升流速5m/h,负荷超过20kg,算上内回流,这个反应器高径比有多少;硫酸根浓度低于mg/L,如果COD比较高,硫酸根的耐受浓度会不会再高一点?答:IC直径15m,高24m,内部较为复杂;耐受会高一点,这个需要看实际运行效果,尽量不要太高。?30、物化阶段有机物的去除率是多少?答:前段对SS的去除较好,对COD的去除有限,大概15%,一般测可溶性COD。?31、酸化效果及酸化池停留时间也是通过检测溶解性cod来判断及设计吗?一般需要控制SS溶解比例达到多少?答:运行时,停留时间一般通过监测进水COD及VFA,主要是控制预酸化度在30-50之间来实现,设计时一般考虑停留时间2~4小时。?32、IC是否有内回流,回流量控制在多少?答:是有内回流的,内回流是IC的主要特点,IC(internalcirculation)反应器是新一代高效厌氧反应器,即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内回流量主要跟进水负荷、污泥活性有关,通过产气量表现出来,具体数值不好测算,但内循环在合理的范围内大一点是比较好的。此外还设置了外回流,作用是补充碱度;对进水有一定稀释;在水量较少达不到设计要求时,维持其最低的上升流速。如果厌氧系统崩溃,只能进行重新启动,重新补充颗粒污泥。?33、废纸浆有油墨吗?答:废纸浆造纸中一般是没有油墨产生的,像一些特种纸如石膏板护面纸等,会有脱墨工序,油墨需要单独处理,不能排入水中,会对厌氧造成不利影响。?34、转鼓是否适用呢,相对自清洗更容易些。答:转鼓格栅机也是可以的,在一些小型的纸厂有见到过用其进行纸浆纤维的拦截。?35、目前有听过生物酶法,不知应用前景如何?答:应该属于比较尖端的技术,但还在探索研究阶段,要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中,还有很长一段路。?36、制浆造纸废水综合处理方法中,物化与生化结合的,有物化在前和生化在前之分,想问下有什么区别?答:属于不同工艺进行组合的一个结果,个人认为,将物化放在前面进行预处理是比较合理的。?37、是不是IC每酸化一次,待恢复后系统去除率就会减少很多?答:短时间内IC的去除率是有一定影响的,如果长期运行稳定的话,还能恢复到最佳状态。但微生物还是比较脆弱的,应尽量少的折腾。?38、硫酸根高了怎么办?比如mg/L或者更高怎么调整?进水钙含量超很多怎么办,比如也超mg/L?答:一般情况下,造纸废水硫酸根还是比较合理的,在mg/L以下,如果过高就要采取其他物化法进行预处理;如果钙离子浓度过高,只能增加除钙单元,通过添加其他化学药剂将钙沉降下来。?39、这个项目芬顿单元中双氧水和COD以及铁离子的摩尔比是多少?pH值控制在多少?答:pH值严格来说控制在3左右,在实际运行中控制在5左右,也可达到运行效果。进水COD在80-之间,去除后在50mg/L,硫酸亚铁用量大概是4L/m3,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调整,双氧水大概在0.2-0.3L/m3。个人觉得,芬顿法基本上都是按照实际运行情况及出水来调节硫酸亚铁和双氧水的投加,对于运营人员来讲,也没有必要非要计算出它们之间的比例,在实践中摸索出适合自己水质的最佳投加量即可。?40、深度处理,吨水成本大约多少?答:吨水成本大概在0.7-0.8元左右。?41、预酸化停留几个小时为好,B/C可以提高多少?答:停留一般2-4小时,至于具体提高多少,没有真正测过,因为BOD检测相对麻烦,一般工艺运行中不会检测。?42、芬顿药剂比例好控制吗?答:投加比例还是比较好控制的。要先保证二沉池出水稳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双氧水投加过多会造成芬顿后面沉淀的漂泥现象,在后面一般都会加一脱气池,通过射流将稍过量的双氧水进行分解,亚铁投加过量会造成返色。?43、芬顿泥气浮效果怎么样呢?答:可以的,曾在一个项目上运行过不用芬顿,直接加药(聚合硫酸铁,PAM)加浅层气浮,出水也达标,芬顿后加气浮相当于代替了原来芬顿后的沉淀池。?44、泵的材质采用什么比较好?答:泵的材质根据不同工段进行选择,对于深度处理药品投加用隔膜泵是最好的,排泥最好用不锈钢材质,其他工段普通铸钢材质都可以。?45、硫酸根的控制手段是什么?答:主要是上游车间排水,包括添加的化学品,需尽量要求控制下。关于工艺、曝气方式、IC反应器、fenton法、污泥处理:?46、目前来说有什么新的技术工艺可以学习的?厌氧用UASB、EGSB等的都有,但也算不上新工艺,工艺设计选型是一方面,运行调整也是很重要的。好氧的话,有用MBR等替代传统二沉池的,也是比较热门的技术。深度处理的话,就现阶段的话,造纸废水还是用芬顿较多。?47、厌氧IC反应器运行的影响因素及注意问题。答:PH、水温、VFA、碱度、上升流速等因素在前面都有提到。IC酸化后,首先考虑降低负荷,如果挥发性酸还有上升趋势,建议停进水,排空,重新加清水,这样能保住颗粒污泥。然后是硫酸根,建议厌氧系统启动阶段控制在mg/L以下,浓度再高点就会对系统有影响,系统正常后,可以把要求放宽。?48、浆造纸废水污泥处理处置,除了焚烧,还有哪些方式。答:一般都是给有资质的单位,委托处理。再制低质纸。减少污泥量要综合考虑,加药量,厌氧去除率。减少污泥还是要依靠厌氧减量化。?49、造纸废水处理中活性污泥曝气方式如何选择。答:好氧曝气的问题,表曝效率低,维护成本高;微孔容易堵,维修困难;射流容易结垢。应该综合考虑一下,曝气系统设定问题。表曝还算是比较省心的,虽然效率低一点。整体情况来看,在运行中表曝机维修频率不高,只需定期更换润滑油。?50、见过芬顿后直接气浮的?代替脱气和沉淀。答:加气浮也可以的,一般是用溶气气浮。浅层气浮、高效沉淀也可以。?51、关于厌氧排泥,盲区问题。答:个人感觉不用太过纠结于排泥,只要排出足够量就可以。正常一进水颗粒污泥又能均匀分布于罐内。正常排泥后,进水经过合理的布水方式,罐底是不会有污泥沉积的。排泥点和氮气反吹扫点间隔布局下会好点。要经常取样观察,及早发现,及时调整。结束语首先非常感谢

独自等待史工带来制浆造纸废水工艺运行管理的分析。本期微水会中,我们对制浆造纸废水的性质及一般处理流程有了了解。史工从工艺流程出发,针对预处理、厌氧、好氧、深度处理及污泥处理处置几个方面,分析了在运行管理中需要掌握的要点和注意事项。其中涉及事故池设置的必要性,IC反应器营养盐的投加、钙离子、硫酸根、VFA的控制,曝气方式选择,深度处理工艺选择等方面的详细介绍。在讨论环节,史工就大家提出的关于工艺流程,Fenton法比例控制、药剂添加量,IC反应器的进水控制、硫酸根控制、钙化及酸化后采取的措施、排泥,初沉池负荷,预酸化等问题给予了详尽解答,分享了运行中曾出现的污泥黏性膨胀问题;并就曝气方式、IC运行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污泥处理处置问题做了讨论。造纸工业作为污染大户,在绿色发展理念的落实和推动下,通过严格的政策来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做到源头减量,推行清洁生产是必然结果。就目前来看,各种技术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中,但任何一项技术都不是尽善尽美的,对于废水治理还是需要各工艺技术扬长避短,协同组合优化,各企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根本上治理废水。备注:转载请注明来源、原作者;并标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gaoa.com/sgjt/74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