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工作坊自然即社会
01
场景展示
02
知识概念
喀斯特漏斗
溶斗称喀斯特(岩溶)漏斗。指岩溶区呈碟状、漏斗状、井状洼地。在可溶岩裂隙发育的地区由于溶蚀作用或地下溶洞洞顶塌陷而成。溶斗底部如果没有落水洞,或者落水洞被残一坡积物堵塞时,常暂时积水成池。溶斗的发育或逐渐衰退是解释构造逐渐为活动或稳定的重要标志,对评价溶斗中形成的矿床远景具有重要意义。
成因原理
1、地表水沿节理裂隙渗滤淋溶溶蚀和向心汇集过程中沿途加强溶蚀扩大而形成
2、因浅层洞穴崩塌等作用而形成
总的来说,岩溶漏斗是地表水流沿垂直裂隙向下渗漏时使裂隙不断扩大,先在地面较浅处形成隐伏的孔洞,随孔洞的扩大上部土体逐步崩落,开始在地面出现环形的裂开面,最后陷落成漏斗。
03
提出疑问
1
天坑就是喀斯特(岩溶)漏斗?
04
读者讨论
欢迎各位读者在下方留言处发表您对以上疑问的一些见解与看法。
05
名师解读
1天坑是一种特殊的地质现象,它是喀斯特漏斗的俗称。天坑在地理学上叫“岩溶漏斗地貌。它是几座山峰间凹下去的一个椭圆形大漏斗。天坑是由地下暗河长期冲击碳酸盐岩岩层,引起岩层塌陷而形成的地质奇观,这是喀斯特地貌的重要特征。重庆小寨天坑就是这种地质奇观的代表。
06
题目演练
图是喀斯特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是
A.岩石有风化裂隙B.岩石中含有化石
C.岩石具有层理构造D.岩石具有可溶性
2、图中a、b、c地貌的形成原因是
A.流水侵蚀作用B.化学沉积作用
C.化学溶蚀作用D.风力侵蚀作用
答案
答案DC
解析1、喀斯特即岩溶,是水对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石膏、岩盐等)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流水的冲蚀、潜蚀和崩塌等机械作用为辅的地质作用,以及由这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的总称。由喀斯特作用所造成地貌,称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所以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是岩石具有可溶性。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图中a、b、c地貌为喀斯特地貌,形成喀斯特地貌的外力作用为流水的化学溶蚀作用。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THEEND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