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豆腐

近日《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著名媒体人陈晓卿从央视离职。相比于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大红大紫,我更喜欢安静的听陈晓卿这个著名的“吃货”聊天,喜欢看他聊到美食时的直咽唾沫和眉飞色舞。听陈晓卿聊天,就和听蔡澜老先生聊天或者读他们的文字一样,那些天南地北深藏于民间的美食是至味更是生活,是美食更是境遇,让人悠然神往。

在众多的美食中,我对豆腐情有独钟。

1

豆腐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产生于西汉的豆腐时至今日已有二千一百多年的历史。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有诗曰:“煮豆作乳脂为酥,高烧油烛斟蜜酒”;南宋诗人陆游在《谓南文集》里记载:“(谢谔)晨兴,烹豆腐菜羹一釜,偶有肉,则缕切投其中,客至,亦不问何人,辄共食”;元朝诗人张劭作《豆腐诗》:“漉珠磨雪湿霏霏,炼作琼浆起素衣。出匣宁愁方璧碎,忧羹常见白云飞”;金庸先生的先祖,清代大诗人查慎行也曾写下“行厨亦可咄嗟办,下箸唯闻盐豉香”这样赞美豆腐的诗句。

散落在乡间关于豆腐的文化也是丰富多彩,与诗人们笔下的优美诗句形成奇异而协和的文化双峰。这中间最脍炙人口的莫过于和豆腐有关的歇后语了: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马尾拎豆腐——别提了、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豆腐掉在灰堆里——拍不得、吹不得、张飞卖豆腐——人硬货软……这些通俗生动的歇后语广泛流传,和豆腐一起走进了千家万户。

相传公元前年,淮南王刘安在安徽寿县附近的八公山上炼制长生不老丹,不慎将石膏滴入了以山泉水制作而成的豆浆之中,一会功夫,只见乳白的豆浆逐渐凝成絮状,继而凝固成了鲜嫩柔滑的豆腐。

公元年,鉴真东渡日本时把豆腐制做技术传入日本,史书证明至少在宋朝时豆腐已经成为重要的食品。南宋诗人陆游记载苏东坡喜欢吃蜜饯豆腐面筋;吴自牧《梦粱录》记载,南宋都城临安的酒铺中有卖煮豆腐和煎豆腐;豆腐在宋朝时传入朝鲜,19世纪初传入欧洲、非洲和北美。如今,豆腐在越南、泰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已成为主要食物之一。

2

“穷也豆腐富也豆腐”,豆腐做法不一流派众多吃法各异,而我最爱的就是家乡的豆腐,那不同于其他任何地方任何种类的豆腐,是凝聚在舌尖上最熟悉的家乡味道。

在我的记忆里,逢年过节,红白喜事,人来客到,摆上桌面的佳肴就是豆腐,宴席也堪称是豆腐宴,豆腐做成不同花样轮番而来让人目不暇接筷不停手,节日的氛围中弥漫的总是浓浓的豆腐香。家乡豆腐的最大特点是色泽皓洁、持水丰富、柔滑筋道、质地细腻,入口醇香,回味良久。乡亲们常说:“吃了豆腐,一生有福”。

家乡山间之地多种黄豆,乡亲们爱种黄豆、做豆腐,更爱吃豆腐。家乡豆腐以不掺杂任何有机化肥、纯天然种植于田中的黄豆为原料,采用秦岭深处丹江源头的山泉,再加上世代相传的传统工艺制作而成。做豆腐时,奶奶会提前选好颗粒饱满的黄豆,用温水浸泡,等到豆子鼓满一盆,就拿到厦屋旁的石磨上去磨。一边摇石磨,另一边不停地向石磨眼里添着黄豆,慢慢磨出碎豆浆,这一忙就得一个下午。

用特制的布袋将磨好的豆浆装好,收好袋口,用手出力挤压,将豆浆压出布袋。榨浆一定要榨两次,在第一次榨完后,将袋口打开,放入一点清水,收回袋口再榨一次。生豆浆榨好后架好柴火倒进锅内煮沸,生豆浆下到锅里,先用大火煮开再用温火慢炖,边煮边要撇去面上浮着的泡沫,等到豆花漂浮起来豆浆就煮好了。

煮好的豆浆需要点卤以凝固。现在市面上的豆腐多是石膏点成,而家乡豆腐采用的卤汁则是传统的浆水菜。奶奶会用早已准备好的酸浆慢慢地点着豆花。酸浆冲入锅里,用勺子轻轻搅匀。不久豆浆就会凝结成豆腐花,在酸浆的作用下,豆花慢慢的聚成一团,成为豆腐脑,白若乳汁,鲜嫩爽滑。

此时,站在锅台前的我,早已垂涎欲滴了,跑到案前拿来一只碗,奶奶给我盛上一碗热腾腾,白嫩嫩的豆腐脑,送到嘴边一滑就下到肚里,井水一样的甘醇,鲜嫩中透着一股无法言说的清香。

我美美的吃完一碗豆腐脑时,奶奶早已将锅中的豆腐脑全部舀出,用麻布包实,放到木质方形的豆腐厢内,四角包好用木盖垫实,然后上面再放上两块石头沉压,多余的浆水顺着豆腐厢的缝隙喷涌而出,半小时后,一厢香喷喷的豆腐就做好了。

3

搬开石头,揭开压盖和豆腐包,从豆腐厢中刚取出的热豆腐,切上一片,放点辣椒、小葱和盐花,白中有绿,绿中有红,色泽光鲜入口是绝美的享受。记忆犹新的还有豆腐脑舀出锅后,锅底的豆腐锅巴堪称是一道特殊的美味,入口爽滑柔软,咬起来筋道奈嚼,牙齿和舌尖上仿佛还留有黄豆的清香。

家乡豆腐吃法多样,煎、炸、蒸、煮、炖、炒、烩皆可,也可以凉拌和荤菜搭配。家乡豆腐最长见的吃法有三种:一种是煮白豆腐,清煮出锅放点辣椒和香菜,轻轻放入嘴中鲜嫩香滑,这最能吃出豆腐的原味;还有一种是炸豆腐。炸豆腐先把豆腐入油锅深炸至通体焦黄捞出晾冷,吃时切成块状可以和白菜、萝卜相烩入口酥脆,也可切成条状做成豆腐丝汤吃起来酸辣劲爽,还可“潜伏”在红烧肉的下面和肉成为“黄金搭档”;当然还有特别好吃的豆腐干,豆腐做好后切成方块状抹上盐花在太阳下晒干,外表晒成焦黄色,可以和黄瓜搭配调凉菜,也可直接入口回味无尽三月不知肉味。

我喜欢家乡的豆腐,觉得怎么做都好吃。在我心中,家乡的豆腐好看,皎洁如玉,温润可人;家乡的豆腐好吃,清香悠远、松柔可口;家乡的豆腐有德,营养丰富,滋养身心。

4

回味家乡的豆腐,我想之所以好吃,是因为家乡有最淳朴的民风,原生态的环境,无污染的原料和最传统的工艺,这是决定豆腐质量最关键的因素。

家乡山清水秀,绿树环抱,溪流涓涓,家乡蓝天白云,层峦耸翠,鸡犬相闻。家乡人勤劳朴实,厚道善良,崇德重礼。家乡的豆腐是家乡人用赤诚的人品和细腻的心思做成的,它不含任何杂质,家乡人做豆腐于我心中就是坚守传统,持正致远。

每个人的记忆中都有个柔软的地方,那就是家之所在。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让传统的豆腐制作已显得稀缺和奢侈。现在的家乡,被时间冲洗,被岁月打磨,被城镇化的现实折射出些许落寞和哀愁。那些空旷的房子和年迈的父母守护着岁月,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

无论你在哪,都有一条通向家乡的路,那条路就在心上,那条路虽布满岁月的尘埃,但处处都散落着记忆,那条路可以将所有烦恼都抛开,那里有家乡豆腐的味道拉动他乡的你朝着回家的方向。

看吧,山村的炊烟正袅袅升起,那炊烟里飘荡着温情,记忆里的家乡正呼唤着你的乳名,喊你回家,吃一碗香喷喷的热豆腐。

舌尖上的中国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去哪治的好
中科白癜风抗复发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gaoa.com/sgjt/10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