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展人员/Artists
湖北美术学院壁画系届公共艺术教研室毕业生
指导教师/Mentors
叶庆谢荪张泽南叶倩杨华
前言
年秋天,21位学子带着对未知的好奇和对知识的渴望,开始了公共艺术专业的求学之旅。四年时间如白驹过隙,我们不再迷茫而目标清晰,不再慌乱而从容处世,消去浮躁而内心沉稳。这四年里,我们为将知识融会贯通、将习作完美呈现而熬夜通宵;为因创作时灵感不显而焦虑和无助;也为看到自己的作品落地实施后而兴奋、感动。这些经历都将成为我们人生中那笔宝贵的财富!希望这21位学子继续秉承着对生活的激情与热爱,在往后的岁月里乘风破浪,砥砺前行,不忘初心!
届毕业生王欣然
作品欣赏
《我与他在昼夜之间》
作者:熊志豪
专业方向:公共艺术
材料:综合材料
尺寸:长*宽*高cm
指导教师:叶庆谢荪张泽南叶倩杨华
作品简介:人,在现实社会中有着既定的身份,这种身份会伴随他们置身其中的情景的改变而改变。在人的潜意识往来如梭于昼夜时,他们会在形形色色的梦中构建不同于现实生活的身份。而梦,便是我创作的艺术媒介:人将会在梦里重启新的身份。我用冰冷的方形符号作为“造梦”装置的主体,刻板机械化的几何是梦的机关门,连接着现实与梦境。这个别具匠心的灰色空间四壁皆为镜面,会让人产生重叠排列的假性幻觉的视觉感受。当人身处于这样无限重叠的镜像空间时,面对着繁复的自己,是否对于真实的自我有着理性的了解,寻找到自我身份最本真的存在?假使可以,当我们成为最灵繁的人,便也能看清自己的背脊。这个空间是人们对于自己最望尘莫及的身份的精神据点,于此同时也承风的接纳着自己新的身份。
《数字化侵蚀》
作者:聂小飞
专业方向:公共艺术
材料:综合材料
尺寸:长*宽*高cm
指导教师:叶庆谢荪张泽南叶倩杨华
作品简介:作品整体采用白色木制为主突出简洁明了的风格,尽可能忽略作品中物体原有的色彩使之统一,从而使作品更加整体。将大量尺寸不一的模型数字0,1进行堆叠作为作品的主体物。其中再将整体堆叠的错落有致,起伏不定来象征着“城市”和“山脉”以此表现出网络对于空间的跨越。再将特殊定制的最为简易的“桌”和“椅”与其融合营造出一种网络侵蚀并影响着生活的现象。而采用不同风格的两把椅子则象征着不同的地域文化并以此来表达网络社交的多元性。
人们坐在椅子上时虽然被“数字”阻隔,但椅子却是处于同一个直线上,象征着网络时代的“既阻隔又连结”的特点。
请配合音频放松身体欣赏
?左右滑动查看作品?
《禅性之愈》
作者:张清玥
专业方向:公共艺术
材料:综合材料
尺寸:长*宽*高cm
指导教师:叶庆谢荪张泽南叶倩杨华
作品简介:因社会压力的增大还有信息泛滥的现象,人们开始产生焦躁不安的心情,出现烦躁焦虑的生活状态。而这些都是因为我们无法活在当下,无法全身心投入在此时此刻此地。
此作品让艺术起到一种治愈的作用,帮助学生等其他群体提升情绪控制力、内心弹性,从而摆脱焦虑与不安,使生活变得更加快乐、幸福和美好,调节自己顺应时代发展。通过自我调节能力来增加个体幸福指数,去面对未来生活里未知的挑战与困难。
以平和、开放、接纳的态度对待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压力情境与生存焦虑,也希望为那些内心焦虑以及追求更深层生存意义的人们提供方法,获得心灵的平静和身心的平衡,体会当下的生活,觉悟觉醒觉察。
▼
《人云亦云》
作者:张瑜
专业方向:公共艺术
材料:综合材料
尺寸:长60*宽60*高40cm
指导教师:叶庆谢荪张泽南叶倩杨华
作品简介:当人们置身于社会群体中时,出于情绪和本能地影响,大多数人会失去他们自己独立性,他们从群众的认同中获得安全感和自我存在的价值,掩盖了对自身个体的认同。而在这一现象中,女性的从众现象更胜于男性,现如今市场上更是开始肆虐的出现“人造美女”,社会上开始界定女性三从四德,婚介所开始定义大龄剩女等,女性不仅要从异性那里得到调整自我的评价与参照,也要从同性那里得到认可和价值体现。在从众效应的影响下,这些标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女性在长此以往的社会群塑中,节食减肥、跟随时尚、盲目从众,大多数女性会在这个过程中迷失了“自我”。
《娱乐媒介的饕餮盛宴》
作者:罗鑫
专业方向:公共艺术
材料:综合材料
尺寸:长*宽*高cm
指导教师:叶庆谢荪张泽南叶倩杨华
作品简介:现娱乐经济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媒体无界限无序竞争无底线的野蛮生长成为“泛娱乐化”的空间事态。投射第一人称转化成第三人称的虚拟操作,去“肉身化”已经逼迫我们掏空更多的亲身感受。基于这种社会背景和发展的趋势,我对当下的媒介生态存在抱有质疑的和不认同的立场,倡导大家能够构建一个虚实平衡的叙事空间,一个多点日常经验的普通空间。
通过食物符号试图去呈现一个复杂的泛娱乐媒体生态的空间日常化。将不同层次不同级别不同时代的媒介在空间逻辑上与食物符号组织,像一系列空间的叠加,让空间既复杂又有清晰的空间逻辑。从中我借鉴了集合艺术手法,通过细网、桌布等生活化物品媒介来营造叙事空间,意图表达在这充满麻痹、诱惑性的娱乐媒介世界中应保留自身意志,反思自我行径,应更去注重肉身的体验,避免落入媒介圈套陷阱之中。
《旁观者》
作者:张心怡
专业方向:公共艺术
材料:综合材料
尺寸:长0*宽0*高cm
指导教师:叶庆谢荪张泽南叶倩杨华
作品简介:围观现象从古至今一直都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而旁观者这个身份也一直存在。随着时代的变化,围观现象变得有利有弊,对旁观者的态度也变得褒贬不一。科技的发展让围观现象不仅仅存在于现实世界,虚拟的网络世界上也衍生出来“网络围观”。在当下网络上的“围观”中,越来越多的人或事成为了被围观的主角。然而大多数人,做为一位旁观者,无法感受到被旁观者的感受,但是殊不知,在他旁观他人时,自己可能也是一位被围观者。
《二月三十的碎片》
作者:杨天睿
专业方向:公共艺术
材料:影像
指导教师:叶庆谢荪张泽南叶倩杨华
作品简介:二月三十日的设想,由零星气囊拼凑。燃烧,拉扯,挤压,缠绕……充气气囊作为精神活动的承载,具象损伤手段作用于气囊来物化、量化精神暴力对精神层面所产生的非物质损伤痕迹。痕迹停留于二月三十日。
精神暴力,施暴者无形产生想要支配,控制他人的想法,通过非强力的形式对他人造成不同程度的精神伤害,逐渐形成在他人精神层面形成不同程度的难以修复的非物质损伤。
?左右滑动查看作品?
《圈儿》
作者:葛铖
专业方向:公共艺术
材料:综合材料
尺寸:可变
指导教师:叶庆谢荪张泽南叶倩杨华
作品简介:圈子文化遍布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其本质就是一种拥有某些方面共同诉求的社交行为。圈子文化既具有情感上的互动交流、共同价值观下的共享互助、思想观点趋向统一和独立排外等特点,同时也具有在形态组织的闭合性、成员同类化、互动极易无意识情绪化等弊端。
从社会心理学上来讲,生活在群体之中,会受到很多群体所带来的影响,在此情况下,个体的独立意识变得尤为重要。圈子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当个体意识被集体无意识吞没,个人的独立思考被从众心理所抑制的时候,就会产生消极的影响。个体的成长一旦得不到独立的思考,最终将成为群体意志的附庸,沦为“乌合之众”。
《“茧”当代人面临的精神束缚》
作者:徐梓凯
专业方向:公共艺术
材料:综合材料
尺寸:长*宽*高cm
指导教师:叶庆谢荪张泽南叶倩杨华
作品简介:希望表达人被自己的精神所束缚时,精神和心态犹如被困在“茧”中而挣扎。每个人其实都有自己精神上的种种束缚,只是自己无法察觉而已。
?左右滑动查看作品?
《失落的历史》
作者:李柏宜
专业方向:公共艺术
材料:数码绘画/影像
尺寸:长*宽84cm
指导教师:叶庆谢荪张泽南叶倩杨华
作品简介:工业革命后世界迎来飞速发展,却因为战争形式的升级给人们带来更多的痛苦,资源的过度开发浪费,环境污染得不到治理,使人们不得不面对一系列更严重的问题。人类属于大自然,来自自然中的微小变化影响着整个人类的命运,以概括战争贯穿地球整个历史的大事件为线索,描述一个记录型的漫画故事,旧世界末,在战争、大自然的危机下人类共同抗争,终远征宇宙去往未知的星球,地球在漫长的等待下,迎来和前地球人同样目的的侏罗克星的友人,机缘巧合下重建了新地球,而侏罗克人将恶劣的环境改造后却在同星际游民侵略中灭亡,新世界地球人的出现使地球又陷入这一毁灭循环,当人们有了向往和谐共生的意识打破这循环,地球环境慢慢恢复生机,却迎来了来自外星的侵略:旧世界地球人后裔——新侏罗克星人。地球命运陷入新的轮回,或毁灭或共生,这一切被一个巨大黑洞吸引得支离破碎,浩瀚的宇宙,吞没着太多未知事物,再伟大的事迹一瞬间灰飞烟灭。唯有守护当下,热爱和平,保护环境,敬畏自然。
《消费之下》
作者:李金凤
专业方向:公共艺术
材料:综合材料
尺寸:踏板长16*宽8*高2.5cm
拉环长6.5*宽1.5*8cm
把手长6.5*宽2*高15cm
指导教师:叶庆谢荪张泽南叶倩杨华
作品简介:复制灯泡拉环,改变惯性认识的一个灯泡被一个开关控制,变成一个灯泡被多个开关控制,主要表达过度消费对自然生态造成的影响。
《有什么在我心里一过》
作者:李一冉
专业方向:公共艺术
材料:综合材料
尺寸:离婚证长35*宽50*高35cm
裤子长80*宽50*高80cm
照片可变
指导教师:叶庆谢荪张泽南叶倩杨华
作品简介: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不愿面对的回忆,从而希望“选择性失忆”。回顾我从小到大的这22年发生过几个让我无法接受,选择逃避的事情,我选择用我人生中有代表性的3种经历来进行创作:①家庭经历②生理经历③情感经历。这三种经历都代表了我不同的身份以及对身体精神上的伤害。我想通过这--系列的作品来表达我对于这些经历的态度:这几段经历对我身体和精神上造成的伤害从而我选择性失忆到最终与之和解。
我将“艺术”与“精神性”结合起来,共同探讨艺术与我们身份和身体、精神性等深层次的探索,以此通过综合性材料来表达我对于“选择性失忆”这一现象的状态和理解。第--件事就是父母离婚对我从小到现在的影响,这是因为小时候觉得"缺爱”和“自卑”与别的家庭不一样从而选择性失忆。第二件事我第一次来生理期,由于第-次没有防备意识而感到“出糗”尴尬而选择性失忆。第三件事是一段最深刻的恋情最终却以失败告终所以选择性遗忘。
《懒的世界是什么样?》
作者:李洋旭
专业方向:公共艺术
材料:综合材料
尺寸:长*宽*高cm
指导教师:叶庆谢荪张泽南叶倩杨华
作品简介: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生产力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当资本家不断的要求提高产能,生存问题得到解决,满足了基本生存的需求,懒惰人群的基数开始增加,伴随着懒惰的人群日益庞大,懒惰成了生产力的绊脚石,许多大学生开始变成积极的废人,心里有着下一步的计划,身体却不愿意动,尽管心态积极向上,行动却宛如废物,这一现象成为了社会性的问题。
通过艺术化的处理,将懒惰这一情绪视觉化,从而引发观众思考是否要留在这种懒惰组成的空间之内,观众能够在作品里,找到自己的身份的定位和对于懒惰的情绪的直接感受。
?左右滑动查看作品?
《无声呐喊》
作者:廖一鸣
专业方向:公共艺术
材料:综合材料
尺寸:长*宽*高cm
指导教师:叶庆谢荪张泽南叶倩杨华
作品简介:作品以键盘帽拼合成一尊半身人像雕塑,在雕塑的四周散落着许多键帽,装置于现代建筑之中,营造出迷幻的赛博朋克风。借此引发观者对网络与现实的思考,从而意识到网络暴力的危害,网络世界绝对不是宣泄情绪的地方,键盘绝对不是攻击他人的武器。
▼
?左右滑动查看作品?
《虚·城》
作者:刘雅婷
专业方向:公共艺术
材料:综合材料
尺寸:可变
指导教师:叶庆谢荪张泽南叶倩杨华
作品简介:伴随着社交网络对日常生活渗透地愈发深入,人们的社交活动已逐渐平移至了虚拟世界。但虚拟世界的光怪陆离其实与现实世界的霓虹光影相差无几,都会让人在社会交往中逐渐被异化。虚拟世界就像一个漩涡,人人深陷其中却难以脱身。本设计根据社交网络的特点和部分人在社交网络中自我呈现的异化现象衍生出“虚拟城市旋涡”这一概念,目的是为了呼吁人们理性的在社交网络中呈现自我。
?左右滑动查看作品?
《望》
作者:王欣然
专业方向:公共艺术
材料:综合材料
尺寸:长40*宽30*高cm
指导教师:叶庆谢荪张泽南叶倩杨华
作品简介:作品的创作原型源自于当下的留守儿童,以20个1米高的具象雕塑排列成环形的方式呈现在镜面的地面上。造型主体材质是偏灰色系的石膏,在其表面缠绕着一圈圈的橡皮筋。
整个空间以黑灰色调为主,试图营造一种深沉而宁静的氛围。作品从视觉的角度去展现脆弱的留守儿童在成长过中所受到的精神和情感的伤害,呼吁更多的家庭关爱留守儿童,鼓励更多的留守儿童走出困顿寻求独立而健康的自我。
《光》
作者:杨颖姗
专业方向:公共艺术
材料:综合材料
尺寸:长65*宽64*高62cm
指导教师:叶庆谢荪张泽南叶倩杨华
作品简介:随着女权主义的盛行,女性的地位在逐渐提高,但是物化女性的行为依旧存在。一个人失去了自由属性,被别人拥有随意处置权,拿掉法律定义下的人的属性,把她归到物的范畴,就是物化。我通过把女性的腿部特征和照明工具相结合,批判当今社会对女性的不尊重。希望通过我的作品引发大家的思考和反思,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到真正的尊重女性。
《念.信.执》
作者:周兴玉
专业方向:公共艺术
材料:影像
指导教师:叶庆谢荪张泽南叶倩杨华
作品简介:在我以及部分人的生活里,强迫行为成为左右其生活的因素。我们无法切身体验此类群体的感受,且将其与某种带有贬义的、精神层面的病症相联系,进而忽略了那些个体孤独而怯弱的内心。我以看似滑稽、乏味的视频短片再现那些刻板的、无意义的行为,让人们重新审视异于“正常”群体的这种情绪和行为的存在,正视并接受社会人群的多元化,希望能通过艺术行为的感知和表达,改变强迫行为背后人们的自我束缚、固化的个人世界。
《夜·眠与不眠》
作者:熊思
专业方向:公共艺术
材料:综合材料
尺寸:长*宽*高cm
指导教师:叶庆谢荪张泽南叶倩杨华
作品简介:当代人常常面对各种各样的压力与竞争,睡眠往往也会得到损伤,失眠的情况愈来愈多见,夜不能寐,使得睡眠问题变得严重。白天的喧嚣环境使得夜晚常常更能让人放松,享受一个人的自在时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睡眠是人们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营造失眠场景的再现装置,巨大倾斜的床被笼子所包围,加以灯光装置辅助,再现一种失眠环境下身体被束缚的状态,再加以扰人睡眠烦恼的蚊子枕头让人们参与互动,共同打造一种公共空间下的艺术化装置让适应失眠来战胜失眠。
?左右滑动查看作品?
《视角的颜色艺术》
作者:周佳妮
专业方向:公共艺术
材料:综合材料
尺寸:长0*宽0*高cm
指导教师:叶庆谢荪张泽南叶倩杨华
作品简介:让观者进入颜色的世界,置身其中,感受不同色彩带来的不同心理感受
《点与线与光滑圆形》
作者:张珺怡
专业方向:公共艺术
材料:影像
指导教师:叶庆谢荪张泽南叶倩杨华
作品简介:语言本身自带的模糊性质,最终给我们带来的“结果”,语言所能够表达的内容并非在于它本身是什么,而是受众的眼中它是什么,受众的获取力局限了所接收到的信息,而这种模糊性质又在另一方面加深了弹性,我在创作中想采取尽可能拉长这种弹性的方式,加强语言模糊性的表现,以强调这种它与生俱来的性质。运用语言的模糊性对实际画面所造成的区别与影响来呈现动画变形的过程,体现语言的无边界。
思想的火光不熄
脚下的道路将不断延伸
头顶的星光依旧闪耀
留下的足迹则会开出花朵
成为我们美好的回忆
祝福你密林中的伙伴
---END---
图文来源/监制
湖北美术学院·壁画与综合材料绘画系
图文编辑
叶锦珂胡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