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抱着一颗特别真诚的态度,用最慢最费力的方式向传统经典致敬。”——汤柏华
当我们在缅怀国产动画的时候,我们在思考什么?
80、90年代国产动画电影鼎盛时期,那时优秀的作品记忆着整个童年夏天,如今一味迎合市场的动画趋向,让曾经心中那份虔诚不在,但不要气馁,总有不忘初心的他们正在努力找回。
这部《夏虫国》不知道是否有人留心到。
茫茫南海中,“夏虫国”的登场带着一股浓浓的敦煌味道:
袅袅炊烟,古拙的背景色调,红梁绿瓦的阁楼渐次铺开……画风厚重又些迟缓,极具中国传统味道。
其实,动画《夏虫国》里的“夏虫”来自《庄子·秋水》:“井蛙不可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他们史书上记载,冰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可是国民谁也没见过。因为这里的人,生命只有三季度长,春生秋死,不知有冬。
可正因没有见过,就愈发想见识,但无奈无人敢尝试,这天,一位年轻的将军,决定去寻找冰。
最终,由将军、力士和墨斗三人团体达成意志,展开这场寻冰之旅。三位各司其职,分别负责智慧、力量及精神。
为了寻求这个没有人知道答案的谜底,三位勇士建造了一艘大船,踏上未知的征途。
他们历尽磨难,战胜“无常”,突围茫茫无际的“蓝色沙漠”,和风雨雷电四神搏斗。
最后,当他们回到夏虫国时,此时已飘雪。原来冰一直存在,只是他们无缘见着。
因为春生秋死,所以才与冰无缘。可能这就是生命的无可奈何吧,短暂而有限。
可像将军这般,在有生之年去做能超越生命的事,创造无限可能何尝不是一种勇气。
由此而见,人类在世界、历史面前无比的渺小,夏虫不可语冰,便是古人发出的有限生命面对苍茫世界的无限感慨。
无论是这部电影背后衍生的意义,还是画面的精致刻画,都十分的古朴又韵味,而这期间的投入与付出就是最好的证明。
“有人说这是世界上最重的动画片。”因为这是一部在总重量20多吨、总计一万多块石膏板上,画出来的动画。
在反复试了木板,石板,铜板,手工纸等材料,汤柏华及团队最终找到石膏,只为达到那种“敦煌味”的质感。
先用铅笔画初稿,然后描到石膏板上,再用传统矿物原料上色,最后通过扫描仪扫描石膏板,将画面转化成电子影像。
这期间考验的是人的耐力和专注度,以及体力。
为了符合心中的敦煌味道,他们一行十多人先后浩浩荡荡奔赴敦煌,采风半个月;随后在山西永乐宫研究壁画,又辗转多处,看石窟、看建筑。
最终制成这部具有浓厚传统风格和哲学意味的传奇故事。
要知道,哪怕是动画里闪现几秒的海浪,就需要画70多张海浪图,组成动态画面。
结果,17分钟动画,20多个人,用了两年多时间,一共耗费多块石膏板,终完成。
不仅如此,动画里最妙的还有那传统韵味的音乐,民间鼓乐配合地方戏曲,无需任何对白,就把情节推向高点。
“我们做传统绘画,先是赶走了一半观众;用石膏,又赶走一半;没有3D,再走一半;讲的还是个哲学故事,还得走一半。”
导演汤柏华,就像是那三个寻冰的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即使明知无处放映,更无从谈商业价值,甚至其哲学意义的不大众化,能欣赏它的群体更少,但为了心中的信仰,他还是义无反顾的执行着。
我们常言:是金子总会发光。
好在《夏虫国》虽然小众,到底反响不俗,豆瓣评分8.5,还一并入围好几个国际大奖。
虽然在国内无人问津,但是却在国际上获得五项动画电影大奖的提名,足见其优秀。
然而,继《夏虫国》后,汤柏华又带着团队,制作了另一部动画《莫高霞光》。
这次为了这7分钟大唐玄奘西行的故事,他们去敦煌待了9个月,并且用块泥板制作出这部不俗之品。
为了在形式意蕴上,更接近敦煌壁画。他们的泥板,直接由敦煌大沙泉的泥和鸣沙山的五色沙,采用“三沙六土一灰”古法配置而成。
看似简单的马蹄的前后交替、骆驼的由远而近,需要画大量的版画来表现。
接近玄奘“宁可向西一步死,不愿向东半步生”的坚定信仰。”
一个人只有在面临生死时,才会对内心所信仰的东西有所反思。动画内容中,有很多意象的表达,而这些都是从敦煌壁画中汲取元素进行的创作。
“因为敦煌,我觉得,对于所有学绘画学艺术的人来说,它就是一个朝圣的地方。这样的方式,可以说是拿最大的诚意,把这种敦煌经典的部分呈现给大家。”他说道
其实,他的创作灵感还和从小的生长环境密不可分。
年出生在盛产烟花的湖南浏阳,汤柏华所在的村子遍布烟花小作坊。而做烟花是个高危行业,所以村子里的人都信佛,而且每个村里几乎都有庙,小时候看着工匠们在庙里塑佛像、画壁画,这过程中还会不自觉的听一些妖魔神怪的故事。
这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他,所以内心一直对神话题材感兴趣。所以自己做动画时,会不自主往这个方向走。
年从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后,汤柏华就决定,拍一部带有传统韵味的动画片。
这个世界无法用言语来描述,会在梦里出现,好像梦便是这另一个世界;会在仰望星空发呆时出现,人似乎掉进了这深不可测的星空,甚至会恐怖起来,不知道这个世界究竟有多大?那遥不可及的地方究竟是什么?
后来读到庄子,才体会到古人早就有这种对世界的微妙体验,而且用无比浪漫优美的文字描写着这种体验。基于这些体会,我用动画这种方式来表达我的体验。正如片中的人物一样,他们勇敢,不断探寻心中对生命的困惑。但他们只有三个季度的生命,这是他们的终极局限。
在世界面前,这些探寻,这些弹指一瞬的生命,都如沧海之一粟。人何尝不是如此!这恐怕是人类永恒的困惑......
——《夏虫国》作品简介
汤柏华认为:“大众对国产动画的期望可以理解,但动画的做法不只一个,一个团队、一个导演对动画这种材料材质的表达,不能作为对中国动画的全部看法,我们的做法只体现了其中一种可能性。”
《莫高霞光》剧照
在传统的时间观中,时间意味着秩序、欲望、知识、财富等等,但同时,时间也意味着无法占有与缺憾。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时间往往不能许人一个“华枝春满,天心月圆”的结局,却给人留下说不尽的缺憾与茫然。
而如今,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时间更是被精细刻画着,它测绘的是人生存空间的贫瘠,丈量的是人心理压力的巨大,可是如果一直被时间驱使就会深感迷茫、缺憾与痛苦。
人这一生不该沉溺在时间的表象中无法自拔,更应积极地去寻求自我生命价值的存在感。
《莫高霞光》剧照
导演汤柏华说,“人要看到自己的局限,即便是局限,也要努力去靠近他,去求知。”
总要有那么一个信念,支撑着我们去探索,这才是活着的意义。
动画《莫高霞光》
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一直是国产动画努力的方向,从上个世纪30年代开始中国第一代动画的诞生,在这条道路曾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下国内动画市场,商业模式和制作流程主要因循欧美日,投入大量资金,请来最好的制作团队,以让人目眩的特效和铺天盖地的营销手法赢得观众和票房保证。
所以,导致它的原创性差,而且爱说教,制作简陋的缺陷依然让人诟病。
其实,国产动画并不缺创意。缺的是,怎么在创意的基础上,建筑更完整的故事,并将经验传承下去。
《莫高霞光》剧照
放眼过去,中国动画史上的经典之作并不少。
无论是《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小蝌蚪找妈妈》《牧笛》、《黑猫警长》、《宝莲灯》等,都是让国人乃至国外赞叹的作品。
而且,动画形式也是丰富多彩,可以说那时的童年记忆应该是很美妙的。
《大闹天宫》
《哪吒闹海》
《猴子捞月》剪纸动画
《聪明的鸭子》折纸动画
《长在屋里的竹笋》水墨+剪纸动画
《东郭先生和狼》皮影动画
《老鼠嫁女》纸偶动画
事实上,国产动画与迪士尼动画产生的时间相距甚短,差不多同时期产生,但以上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的混乱局势和信息的闭塞,国产动画的黄金时期只是昙花一现。
再加之资金短缺,商人逐利的本性以及政治宣传需要,让它走向堕落的边缘……
《三毛流浪记》
《天书奇谭》
在导演汤柏华看来,国产动画有非常辉煌的过去,有过《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这类既有民族特色,又在全世界获得口碑的作品。
所以在他看来,国产动画就像中国足球一样,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情,整体依然缺乏原创的力量。
《小蝌蚪找妈妈》
《九色鹿》
《鹿铃》
《山水情》
他认为艺术创作是对自己提要求,“不去扛大旗、谈振兴中国动画,而是踏踏实实做好作品,这样的团队会越来越好。”
纵然,在这个领域里,“每个人都是森林里的一棵小苗”,所以优秀作品的呈现还需慢慢的培养,朝着正确方向前进。
“我宁愿慢一点,
也一定要做点不一样的。”
编辑/风一样的女子
本文系创意果子原创文章
转载须知
转载时后台回复“转载”二字,
无授权图片的童鞋会被举报的哦!
朋友圈随便转发
-END-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