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名方麻杏石甘汤在畜禽养殖当中的应

《伤寒论》原治太阳病,发汗未愈,风寒入里化热,“汗出而喘”者。后世用于外有风寒之症,内有郁热,可能是风热袭肺,或者是风寒郁而化热,壅滞在肺部,既有表症,又有肺热之症。

用药物的阴阳(寒热)去中和疾病的阴阳(寒热),使身体阴阳平和,这样疾病就不会生。中医经方治病首先要辨寒热,疾病的寒热属性清楚了,我们就用相反的药物去中和疾病的寒热属性,使阴阳平和。

阳性药(温热):麻黄(温、辛苦涩);杏仁(温微辛苦)

平性药(性平):甘草(平、甘滋)

阴性药(寒凉):石膏(凉、酸)

四个药两温一凉一平,以温药偏多,凉药少,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它治寒邪重,夹有少量热邪的病。

这个处方的君药是麻黄,达到宣肺平喘,兼散表邪的目的。石膏在里面是清泻肺热,兼透热生津。麻黄和石膏是相制配伍的,臣药是杏仁,降肺平喘,佐使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麻黄+杏仁是一个“药对”,两者合用起协同作用,药效增强;麻黄+石膏也是一个“药对”,两者合用随石膏用量变化而药效不同,石膏可防麻黄发汗太过而耗阴液,麻黄可防石膏清热太过而伤阳气。

方解

动物外感,误诊误治,部分临床兽医一看到发热即投服大剂量清热药,尤其是解热的化药,强行退热,造成表证未解迅速入里化热,造成邪热壅肺症的出现,引发高烧高热,出现咳喘,发展到肺热阶段,家禽出现厌食、呼噜、气囊炎、甚者出现黄绿便;哺乳动物高烧可达39℃到40℃,舌苔黄燥,气促、气粗、喘;再往下发展出现支气管炎、肺炎、肺坏死,支气管栓塞的情况。在疾病不断变化的病理阶段,如果使用时机不准确往往不能迅速奏效。

 麻杏石甘汤

麻杏石甘汤是麻黄汤的一个变方。麻黄汤是麻黄、桂枝、杏仁、甘草这四味药,麻杏石甘汤里面把桂枝换成了石膏。桂枝在麻黄汤中和麻黄是相互之间的协同作用,作用是解肌发表,温通经脉,它可以帮助麻黄去解表。麻杏石甘汤去掉桂枝就减少了麻黄汤的辛温之性,就是说辛温的功效稍微减弱了。而换成了石膏是为了清除里面的郁热/肺热。

伤寒由表入里,伤寒在表属于太阳之症,如果入到里面它就变成阳明之症了。温病由卫分就是表,如果到里就成气分症了。所以麻杏石甘汤用在外有表症,但是在内又有热症,有肺热。所以我们把桂枝拿掉,加一个清结肺热的石膏在里面,用石膏来清泻肺热,透热生津。

它是一个表里双解之剂,既有表症,又有里症。这种里症是外有寒,内有热的一个情况,我们用到麻杏石甘汤。

表症更明显,那么加重麻黄的量,减少石膏的量,或者再加一些其他的解表药,比如说薄荷、苏叶之类的。

内热比较重,那么加重清内热的药物,加重石膏的量或者加一些其它的药物。

痰特别多,咳喘比较厉害,呼吸困难的,我们还要加一些泻肺的药,比如说葶苈子之类的。

痰特别粘稠的,要加瓜蒌、贝母,配伍黄芩、桔梗这些去清肺热,去化痰。

有大便不通,我们要用一些通利大便的药,大黄,大便通畅,邪气多一条出路,这样能够好的更快。

长按识别







































北京中科医院
北京中科曝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gaoa.com/sgzc/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