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白癜风哪里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60318/4792816.html豆腐
豆腐(拼音:dòufu)是最常见的豆制品,又称水豆腐。相传为汉朝淮南王刘安发明,也有说关羽、乐毅。主要的生产过程一是制浆,即将大豆制成豆浆;二是凝固成形,即豆浆在热与凝固剂的共同作用下凝固成含有大量水分的凝胶体,即豆腐。
豆腐是中国的传统食品,味美而养生。也是我国素食菜肴的主要原料,在先民记忆中刚开始很难吃,经过不断的改造,逐渐受到人们的欢迎,被人们誉为“植物肉”。豆腐可以常年生产,不受季节限制,因此在蔬菜生产淡季,可以调剂菜肴品种。
传统豆腐有南北豆腐之分,主要是因为制作的时候添加的凝固剂的不同。南豆腐用石膏点制,因凝固的豆腐花含水量较高而质地细嫩,水分含量在90%左右;北豆腐多用卤水或酸浆点制,凝固的豆腐花含水量较少,质地较南豆腐老,水分含量在85%左右,但是由于含水量更少,故而豆腐味更浓,质地更韧,也较容易烹饪。还有一种是添加葡萄糖酸-δ-内酯,称为内酯豆腐。这是一种新型凝固剂,较传统制备方法提高了出品率和产品质量,减少了环境污染。日本名称叫“绢豆腐”,质地明显要比北豆腐和南豆腐嫩滑与细腻。
一般意义上的豆腐多用黄豆、黑豆和花生豆等含蛋白质较高的的豆类制作。也有绿豆豆腐,橡豆腐等等比较另类的豆腐制品,还有的地方会有冻豆腐。
发展历史豆腐存在的历史悠久,相传是在公元前年,由中国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王刘安所发明。刘安在安徽省八公山上烧药炼丹的时候,偶然以石膏点豆汁,从而发明豆腐。袁翰青以为五代才有豆腐。日本学者筱田统根据五代陶谷所著《清异录》“为青阳丞,洁己勤民,肉味不给,日市豆腐数个”,认为豆腐起源于唐朝末期。
年,在河南密县打虎亭东汉墓发现的石刻壁画,再度掀起豆腐是否起源汉代的争论。《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六卷第五分册《发酵与食品科学》一书的作者黄兴宗,综合各方的见解,偏向与认为打虎亭东汉壁画描写的不是酿酒,而是描写制造豆腐的过程。但他认为,汉代发明的豆腐未曾将豆浆加热,乃是原始豆腐,其凝固性和口感都不如当前的豆腐,因此未能进入烹调主流。
到宋代豆腐方才成为重要的食品。南宋诗人陆游记载苏东坡喜欢吃蜜饯豆腐面筋;吴自牧《梦粱录》记载,京城临安的酒铺卖豆腐和煎豆腐。
豆腐在宋朝时传入朝鲜,19世纪初才传入欧洲、非洲和北美。如今豆腐在越南、泰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已成为主要食物之一。
多年来,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豆腐不但走遍全国,而且走向世界。它就像中国的茶叶、瓷器、丝绸一样享誉世界。现今,在西方的亚洲产品市场,农产品市场、健康食品店和大型超级市场都能买到豆腐。在中国的超级市场,可以找到4至5种不同软硬度的豆腐。
豆腐制作发展到现代已经不是单纯的靠人力去完成了,经过现代科技加工出来的豆腐拥有美观、营养价值高、产品种类丰富等特点。
很早以前制作豆腐的方法全部是由人力来完成的,磨豆浆、过滤豆腐渣、压水分等等,很费劲。现代科技已经使豆腐实现了流水线生产,各种电气化的磨浆机、甩浆机、压干机将豆腐制作从泡黄豆到出成品一条龙生产,日产量比过去提高了4倍以上。年底,新型的家用豆腐机也被研发出来,可以在家里轻松制作豆腐。
分类因制作的时候添加的凝固剂的不同,豆腐主要分为三类:
第一种是添加石膏粉为凝固剂,多见于南方地区,因凝固的豆腐花含水量较高而质地细嫩,水分含量在90%左右;
第二种大多用卤水或酸浆点制,多见于北方地区,凝固的豆腐花含水量较少,质地较南豆腐偏硬,水分含量在85%~88%,但是由于含水量更少,故而豆腐味更浓,质地更韧,也较容易烹饪。
第三种是添加葡萄糖酸-δ-内酯,称为内酯豆腐。这是一种新型凝固剂,较传统制备方法提高了出品率和产品质量,减少了环境污染。日本名称叫“绢豆腐”,质地明显要比北豆腐和南豆腐嫩滑与细腻。
制作工艺豆腐的原料是黄豆、绿豆、白豆、豌豆等豆类。先把豆去壳洗净,洗净后放入水中,浸泡适当时间,再加一定比例的水,磨成生豆浆。接着用特制的布袋将磨出的浆液装好,收好袋口,用力挤压,将豆浆榨出布袋。一般榨浆可以榨两次,在榨完第一次后将袋口打开,放入清水,收好袋口后再榨一次。
生豆浆榨好后,放入锅内煮沸,边煮边撇去上面浮着的泡沫。煮的温度保持在90~℃之间,并且需要注意煮的时间。煮好的豆浆需要进行点卤以凝固。点卤的方法可分为盐卤点卤和石膏点卤两种。盐卤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镁,石膏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钙。
这里主要介绍石膏点卤的方法:先将焙烧好的石膏碾成粉末,加水调成石膏浆,倒入刚从锅内舀出的豆浆里,并用勺子轻轻搅匀。不久之后,豆浆就会凝结成豆腐花,在豆腐花凝结后约15分钟内,用勺子轻轻舀进已铺好包布的木托盆或其他容器里。盛满后,用包布将豆腐花包起,盖上木板,压10~20分钟,即成水豆腐。在南方也有直接用生石膏加水磨浆,点卤时把磨好的石膏浆倒入豆浆搅拌。只是需要掌握好分量——需要豆腐老些则添加的石膏。
浆多些。若要制豆腐干,则须将豆腐花舀进木托盆里,用布包好,盖上木板,在板上堆上石头。压尽水分,即成豆腐干
营养物质豆腐营养极高,含铁、镁、钾、烟酸、铜、钙、锌、磷、叶酸、维生素B1、蛋黄素和维生素B6。每克结实的豆腐中,水分占69.8%,含蛋白质15.7克、脂肪8.6克、碳水化合物4.3克和纤维0.1克,能提供.2千焦的热量。豆腐里的高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使之成为谷物很好的补充食品。豆腐脂肪的78%是不饱和脂肪酸并且不含有胆固醇,素有“植物肉”之美称。豆腐的消化吸收率达95%以上。两小块豆腐,即可满足一个人一天钙的需要量。
豆腐为补益清热养生食品,常食可补中益气、清热润燥、生津止渴、清洁肠胃。更适于热性体质、口臭口渴、肠胃不清、热病后调养者食用。现代医学证实,豆腐除有增加营养、帮助消化、增进食欲的功能外,对齿、骨骼的生长发育也颇为有益(有此功能的还有果中钙王——酸角),在造血功能中可增加血液中铁的含量;豆腐不含胆固醇,是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症及动脉硬化、冠心病患者的药膳佳肴。也是儿童、病弱者及老年人补充营养的食疗佳品。豆腐含有丰富的植物雌激素,对防治骨质疏松症有良好的作用。还有抑制乳腺癌、前列腺癌及血癌的功能,豆腐中的甾固醇、豆甾醇,均是抑癌的有效成分。
宜忌宜:身体虚弱。营养不良,气血双亏,年老赢瘦者宜食;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肥胖者及血管硬化者宜食;糖尿病人宜食;妇女产后乳汁不足者宜食;青少年儿童宜食;痰火咳嗽哮喘(包括急性支气管炎哮喘)者宜食;癌症患者宜食;豆腐皮最宜老人;饮酒时宜食,因为豆腐含有半胱氨酸,能加速酒精在身体中的代谢,减少酒精对肝脏的毒害,起到保护肝脏的工作。忌:因豆腐中含嘌呤较多,对嘌呤代谢失常的痛风病人和血尿酸浓度增高的患者,忌食豆腐;脾胃虚寒,经常腹泻便溏者忌食。如果摄入量过多,会加重肾脏的负担,使肾功能进一步衰退,对健康是不利的。另外,胃寒和脾虚的人不适合多吃,容易引起消化不良,促使动脉硬化的形成。最后我们要特别引起注意,就是过量食用豆腐很容易导致碘缺乏,因为豆腐中含嘌呤较多,嘌呤代谢失常的痛风和血尿酸浓度增高的人会导致痛风发作。
营养成分
每克豆腐所含热量80大卡。具体营养素含量详见下表:
所含营养素
含量(每克)
单位
热量
80
大卡
碳水化合物
4.66
克
脂肪
4.02
克
蛋白质
7.61
克
纤维素
0.4
克
坏处注意事项:
豆腐的营养价值很高,大家都知道。可是,再好的东西也并非人人皆宜,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豆腐是不宜过多食用的。
1.过多食用豆腐可能引起肾功能衰退
在正常情况下,人吃进体内的植物蛋白质经过代谢变化,最后大部分成为含氮废物,大量食用豆腐,摄入过多的植物性蛋白质,势必会使体内生成的含氮废物增多,加重肾脏的负担,不利于身体健康。
2.过多食用豆腐可引起消化不良
豆腐中含有极为丰富的蛋白质,一次食用过多不仅阻碍人体对铁的吸收,而且容易引起蛋白质消化不良,出现腹胀、腹泻等不适症状。
3.过多食用豆腐可促使动脉硬化
豆制品中含有极为丰富的蛋氨酸,同型半胱氨酸是蛋氨酸代谢过程中重要的中间产物。有研究表明,同型半胱氨酸可通过改变细胞结构和功能、增强脂质过氧化,影响凝血系统和多种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活性分子浓度。
4.过多食用豆腐可导致碘缺乏
制作豆腐的大豆含有一种叫皂角苷的物质,它不仅能预防动脉硬化,而且还能促进人体内碘的排泄。长期过量食用豆腐很容易引起碘缺乏,导致碘缺乏病。
因此,豆腐虽好,多吃也有弊,过量也会危害健康。
食谱指南红烧豆腐1、将青蒜苗洗净,梗部和叶部分别切成段,大蒜切成末;
2、豆腐切成小丁;
3、郫县豆瓣剁细;
4、净热锅放油,加入食用油,油温后放入郫县豆瓣炒香;
5、接着放大蒜末炒香;
6、注入少量开水,调入酱油、少许盐;
7、放入豆腐烧制,并用手推锅使豆腐均匀入味;
8、等水分快收干时,加入青蒜苗梗部略烧;
9、倒入一半水淀粉推匀;
10、加入青蒜苗叶部,倒入另一半水淀粉推匀略烧,关火即成。
麻婆豆腐材料:
主料:嫩豆腐1块、猪肉g。
辅料:豆豉少许、蒜苗、姜末、蒜末、料酒、酱油、郫县辣豆瓣酱少许、淀粉水。
做法:
1、蒜苗切小段,姜、蒜切成细末,猪肉剁馅,豆腐切成小块过水漏勺沥水备用。
2、炒锅上火加少许油,下肉馅,炒至肉变色。
3、加入姜蒜末炒香,放入郫县豆瓣酱,炒出红油。
4、加入豆豉、高汤,豆腐下锅,加入一点料酒、酱油增色,小火煮5分钟左右,勾芡。
5、最后开大火,等油浮上来就可以了,出锅装盘后撒上蒜苗即可。
鲜虾酿豆腐材料:
南豆腐2块,鲜虾8只,瘦肉馅克,枸杞少许,盐、香葱、生姜、料酒15克、胡椒粉、鸡精,鸡蛋1个,淀粉15克、油适量。
做法:
1、买回的鲜虾用清水洗干净,去头剥壳,挑虾线。然后用料酒、盐、胡椒粉将鲜虾腌制10分钟。
2、枸杞用温水浸泡开。
3、猪肉剁成馅,加葱和姜,料酒、淀粉、水、蛋清、盐、朝同一个方向搅打,直到肉馅均匀裹上所有的材料。
3、豆腐切成8块,放在碟子上。每一块中间用小勺子挖空。放入猪肉馅,然后在猪肉馅上如上鲜虾,摆好造型后,在每一块豆腐上加入枸杞。
4、蒸锅放水烧开,将豆腐放入蒸锅里,大火蒸4分钟,将碟子里的汤汁倒在碗中备用。
5、炒锅洗净,倒少量食用油烧热,将蒸豆腐的汤汁倒入,调入适量盐、鸡精,用水淀粉勾芡浇在豆腐上即可。
香煎脆皮豆腐材料:
豆腐、鸡蛋、青椒、咸菜、蒜瓣、生抽、醋、白糖、香油。
做法:
1、豆腐控干水,切大小一致的方块。
2、鸡蛋打散。
3、豆腐块放入蛋液中蘸满。
4、油烧7成热,下入蘸满蛋液的豆腐块,煎至两面金黄捞出。
5、青椒、咸菜、蒜瓣切碎,加入生抽、醋、白糖、香油,调成味汁。
6、吃时蘸汁即可。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