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病人的康复护理

骨折:是指骨或骨小梁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发生断离。造成骨折的因素有许多,外伤造成的骨折最为多见,因受伤的方式不同而造成的骨折的部位、形式、程度也不一样,往往伴有肌肉、肌腱、神经、韧带的损伤。

骨折分类:

1.稳定性骨折和不稳定性骨折

2.闭合性骨折和开放性骨折

3.外伤性骨折和病理性骨折

4.完全性骨折和不完全性骨折

5.新鲜骨折和陈旧骨折

骨折愈合过程:

1.血肿机化期

2.骨痂形成期

3.骨性愈合期

4.塑形期

主要功能障碍:

1.疼痛

2.局部肿胀和瘀斑

3.畸形

4.关节粘连僵硬

5.肌肉萎缩

6.潜在并发症:

1)周围血管功能障碍

2)周围神经损伤

3)骨筋膜室综合征

康复护理指导:

1.心理调适病人因意外受伤,常常自责,并顾虑手术效果,担忧骨折预后,易产生焦虑、恐惧心理,常寄希望于有最好的药或最好的康复方法,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至最佳状况。

应给予耐心开导,介绍骨折的治疗和康复训练方法、可能的预后等,并给予悉心的照顾,以减轻或消除病人心理问题。鼓励病人调适好心理状态,积极参与康复训练,但也不能急于求成,正确地按指导进行康复训练。

2.饮食绝大部分骨折病人食欲下降,易便秘,所以需给予易消化的食物,鼓励多吃蔬菜和水果。老年人常伴有骨质疏松,骨折后也易引起废用性骨质疏松,宜给予高钙饮食,必要时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甚至是接受专业的骨质疏松用药。适量的高蛋白、高热量饮食有助于骨折后骨折愈合和软组织修复。开骨折后病人体内的锌、铁、锰等微量元素的血清浓度均明显降低,动物肝脏、海产品、黄豆、蘑菇等含锌较多;动物肝脏、鸡蛋、豆类、绿叶蔬菜等含铁较多;麦片、芥菜、蛋黄等含锰较多,可指导病人适当补充。

3.自我观察病情指导病人自我观察病情,特别是观察远端皮肤有无发绀、发凉,有无疼痛和感觉异常等,及早发现潜在的并发症,尽早就医。

4.自我护理指导病人进行日常生活活动的自我护理,尽早生活独立。皮肤的清洁护理非常重要,以避免局部感染的发生,尤其是带有外固定者,并需注意避免外固定引起的压疮。

5.准确进行功能锻炼指导病人进行相关的活动度、肌力、坐位、站立位、步行等功能训练,特别是要牢记锻炼中的注意事项,避免因不恰当的锻炼引起意外的发生。功能训练还需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运动范围由小到大,次数由少到多,时间由短到长,强度由弱到强,锻炼以不感到很疲劳、骨折部位无疼痛为度。

6.指导病人定期随访一般病人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骨科随访X线摄片,了解骨折愈合情况。若有石膏外固定者,术后1周复诊,确定是否需更换石膏,调整石膏的松紧度。进行功能锻炼者,需每1~2周至康复科随访,由专业人员给予功能训练的指导,了解当前的训练状况及功能恢复情况,及时调整训训练方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gaoa.com/sgyy/84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