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杭州项目收完尾回来之后,领导就知会过我要写个收尾心得,奈何一直在忙其他工程的维保,拖到现在才得空下来。
收个尾巴还有心得,没办法!为了响应公司领导的号召,同是对工作的反思和复盘,那就说几句吧。盘点一下本人在工程项目中的所见所闻,所知所悟。(反正就是有好也有坏)
先吐个槽:说实在的,对于新的工作模式,半路插手工程,对接不熟悉的班组,以及接触新的领域未知的设备,种种.......。——体累莫过于心累,但依然都在懵懂加学习之中。
上菜
问题:前期风管架设时,因原建筑梁体和消防管路的存在等种种因素,管路走向就避免不了上下爬坡和左右绕弯(这是针对于夹层内空间狭窄,束手束脚的情况。如果空间足够是可以忽略这种问题的)。这个时候不同种类的风管架设走向相互打架的情况是时有发生的,班组之间配合不协调的事也屡见不鲜。两班工人拌嘴吵架、互不谦让,这时现场调解沟通少不了现场负责人,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再定夺架设问题。但还是希望在前期设计时将这些因素考虑进去并标注好,避免以上类似的事情再发生。(没图)
问题:说完风管再谈谈有关空调的事,在杭州高光项目中就出现一个乌龙:总经理办公室的空调噪声很大,坐在椅子上办公时,头上就像悬着一架直升机,(那就是空调开机运转状态下的轰鸣声)。查明原因得知不是空调本身的问题,而是因为空调配型有些偏大,再一个原因就是吊装的过低,紧贴着吊顶风口,石膏板本身就隔音性能差。两者相加,噪音自然而然就大了。后来解决此问题的办法就是费了好大的人工才将空调机体调高贴至楼板下,再用铝箔泡沫板连接机体和风口。远离风口位置加上加长了回风管路才降低了噪音的分贝,调好之后效果还说的过去。(也考虑过更换小功率的空调的方案,但是石膏板顶都做好了,横不能再拆了重做吧!太麻烦,所以依照当时现场进度的情况,这个方案也只能是排在最后的下策了)
所以我想说的是:以后在空调配型时,如果空间不大,尽量可以不用配那大的空调。够用就好。问题:灯具在出厂发货时,同批次也可能会有色差,只有在通电比对后有多少瑕疵才能一目了然,如有冷暖色相差会显而易见。重新补发还是有色差的,更换既浪费人工和运费,又耽误时间。
所以在以后能否告知商家,灯具发货之前最好先通电验光合格之后发货。
问题:(“这个玻璃中间怎么有接缝?为什么不是一整块呢?看你们效果图做的可不是这样的呀!你们这样等于欺骗客户吧!最好是一整块才好,你这样接缝看上去有瑕疵,我不管........
#¥*#.”)以上是甲方说的话。虽然我们知道他在挑病,也知道不可能装上一整块玻璃。因为运输不方便,况且楼都上不来的。但是毕竟人家挑出来了,最后我们还是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去圆说。(全凭岳工的三寸不烂之舌-舌战群儒)
所以想说的是:我们前期出效果图时,不要一味的追求完美无瑕,也要嵌入一点实际因素,要以实际施工可行性出发,不然到最后效果有所差别又会落人口舌的。
问题:目前新项目接踵而来,施工班组迭代更替,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有配合好的以及工艺好的班组就留下,捣糨糊的要果断放弃。
再就是新项目试点班组均采用人工加材料或辅材的形式分包,即施工中缺少的辅材耗材及配件等均由分包班组自行解决。这样做对于项目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了不少,有更多的时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