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传统九大名方

北京治疗白癜风那个医院比较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来源:中医药文化

中医组方一般按照和、温、通、补四原则,进行相应的君、臣、佐、使配伍。

所谓“和”,即是用调和的办法祛除病邪。《黄帝内经》云:“气血失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气血和,则身强体壮,气血失和,则体弱多病。

所谓“温”,就是通过温中、祛寒、回阳、固本等治疗脏腑经络寒邪之病。

所谓“通”,就是通过消坚散结、通气健络的方法通全身经脉、祛病强身。

所谓“补”,是指通过滋养、补益人体脏腑虚弱、气血阴阳的办法,达到人体整体功能增强、祛除疾病的目的。

在中医药两千多年的积淀中,形成了传统九大名方:八珍汤、生脉散、四物汤、大秦艽汤、当归补血汤、六味地黄丸、四君子汤、八仙长寿丸、玉屏风散,此九方可谓古代名方之集大成者。

??01六味地黄汤

??

以熟地、泽泻、山药、丹皮、茯苓、山茱萸等组方。本方补中有泻,而以补阴为主。用熟地黄滋阴补肾益精髓而生血;山茱萸温补肝肾、收涩精气;山药健脾兼调理遗精、遗尿,是本方三补。丹皮凉血清热而泻肝肾之火;泽泻、茯苓利水渗湿,是本方三泻。肾主臧精,又主利水,故以三补以填其精,茯苓、泽泻以利其水;阴虚则火旺,故用丹皮以泻火。三补补其正,三泻泻其邪,凡肾阴不足之症均可应用。

02当归补血汤

源出《内外伤辨惑论》,组方为黄芪、当归。本方证为劳倦内伤,血虚气弱,阳气浮越所致。血虚气弱,阴不维阳,故肌热面赤、烦渴引饮,此种烦渴,常时烦时止,渴喜热饮;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是血虚气弱,阳气浮越之象,是血虚发热的辨证关键。治宜补气生血,使气旺血生,虚热自止。方中重用黄芪,其用量五倍于当归,其义有二:本方证为阴血亏虚,以致阳气欲浮越散亡,此时,恐一时滋阴补血固里不及,阳气外亡,故重用黄芪补气而专固肌表,即“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之理,此其一;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故用黄芪大补脾肺之气,以资化源,使气旺血生,此其二。配以少量当归养血和营,则浮阳秘敛,阳生阴长,气旺血生,而虚热自退。

至于妇人经期、产后血虚发热头痛,取其益气养血而退热。疮疡溃后,久不愈合,用本方补气养血,扶正托毒,有利于生肌收口。

《内外伤辨惑论》说:“血虚发热,证象白虎。”故本方应与白虎汤加以区别。白虎汤证是因于外感,热盛于内,病情属实;当归补血汤证由于内伤,为血虚气弱,病情属虚。因此,白虎汤证大渴而喜冷饮,身大热而大汗出,脉洪大而有力;当归补血汤证口渴则喜温饮,身虽热而无汗,脉大而虚,重按无力。所以《内外伤辨惑论》强调:“惟脉不长实,有辨耳,误服白虎汤必死。”

03大秦艽汤(养血荣筋祛风之剂)

以羌活、白芍、川芎、防风、当归、熟地、生地、白朮、甘草、黄芩、白芷等组方,此六经中风轻者之通剂也。以秦艽为君者,袪一身之风也。以石膏为臣者,散胸中之火也。羌活散太阳之风。白芷散阳明之风。川芎散厥阴之风。细辛、独活散少阴之风。防风为风药卒徒,随所引而无所不至者也。大抵内伤必因外感而发,诸药虽云搜风,亦兼发表。风药多燥,表药多散,故疏风必先养血,而解表亦必固里。当归养血,生地滋血,芎穷活血,芍药敛阴和血。血活则风散,而舌本柔矣。又气能生血,故用白朮、茯苓、甘草,补气以壮中枢,脾运湿除,则手足健矣。又风能生热,故用黄芩清上,石膏泻中,生地凉下,以共平逆上之火也。 

04八珍汤(气血双补第一方)

(人参、白术、云苓、当归、川芎、白芍、熟地、炙甘草、生姜、大枣)本方中人参、熟地益气养血;白术、云苓助人参补气;当归、白芍助熟地补血;川芎活血行气;炙甘草益气和中。

05生脉散(危证急救方)

(孙思邈方,人参、麦冬、五味子)方中人参甘平补肺,益气生津为君。麦冬甘寒,养阴生津,清虚热而除烦为臣。五味子酸收敛肺止汗为佐使。由于本方有保肺清心,补气生津而使脉搏复振的作用,所以叫生脉散。对于暑热伤损元气,以致出现脉微细欲绝的危险病证,当急用本方煎汤斟服。

06四君子汤(补气第一方)

(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有详细记载。以人参为君,甘温益气,健补脾胃;脾胃气虚,运化失常,故臣以白术,既助人参补益脾胃之气,更以其苦温之性,健脾燥涩,助脾运化;脾主涩,脾胃既虚,运化无力,则涩浊于停滞,故佐以补制兼优之茯苓,以白术健运脾气,药均为甘温和缓之品,而呈君子中和之气,故以“君子”为名,合药共奏健补脾胃之气,兼司运化之职,且渗补涩浊,共成益气健脾之功。

07四物汤(补血第一方)

(当归、川芎、白芍、熟地),《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有详细记载。方以熟地为君,甘温滋腻善能滋补营血;当归为臣,味辛性温,主入血分,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力主补血又补中有行,使补而不滞。《本草纲木》谓其“和血”;川芎辛温主常,为血分之气药,气分之血药,擅能活血行气,祛瘀止痛;配熟地、当归之滋补药中,可使补而不滞,熟地为血中之血药,阴柔补血之品与辛甘之当归,以川芎血中之气药相配,动静相宜,重在滋补营血,且补中寓行,使补血而不滞血,行血而不伤血,共成补血调血之功。

08八仙长寿丸(填精补髓方)

柯韵伯《寿尧保元》有详细记载:“肾虚不能藏精,坎宫之火无所附而妄行,下元以奉寿生之令,上绝肺金之化源。地黄禀甘意之性,制熟味更厚,是精不足寿补之以味也,用以大滋肾阴,填精补髓,壮水之主”,此为君。臣以山茱萸酸温补养肝肾,温精,藉以收少阳之火,以培癸水之上源;佐茯苓淡渗,以导任水之上源;五味子酸甘温,入手太阴肺经,敛辛金而止咳,收庚金而住浇,益气生津,补养心肾;麦冬味甘微凉,入手太阴肺、足阳明胃经,清金润噪,解渴除烦,凉肺热而止渴,降心火而安悸。

09玉屏风散(固本名方)

《医方类聚》有详细记载。方以黄芪为君,其性甘温,入足阳明胃经、手太阴肺经。入肺胃而补气,走经络而益营,即能补中益肺气,更善实卫气而固表止汗;臣以白术,益气健脾,助黄芪补气固表之力。二药共用,补正气,实卫气,乃培固根本之法;表虚卫气不固,易为风邪所侵,故佐以防风走表而祛风邪。防风味甘辛,入足厥阴肝经,燥己土而浇涩,达乙木而息风,且黄芪得防风而功愈强,相畏而相激也。三药相伍,固表气,实肌腠,兼疏风邪,补中寓散,散不伤正,补不留邪,共奏固表止汗之功。方名玉屏风者,考谓其功用似御风之屏障,有贵重如玉之意。

非道地药材不处方

天然的药材是离不开一定的自然条件的。我国疆域广阔,自然地理环境,如水土、日照、气候、生物分布等,南北迥异,差别极大。各种药材的出产,都或多或少的带有一定的地域性。于是就产生了“道地药材”(习惯上不叫“地道药材”),如四大怀药、浙八味等均属此。

所谓道地药材,是优质正宗中药的专用名词。它是指产地历史悠久、品种优良、疗效突出的药材。如宁夏的枸杞,内蒙的黄芪,东北的人参,河南的地黄,云南的三七,四川的川芎,山东阿胶,浙江贝母,江苏薄荷,广东陈皮等等,自古以来都是道地药材。选用药材讲究地道药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gaoa.com/sgjx/59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