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完新年, 强调一下:还有人认为,借助模具就会大量复制。实际上,即使是用了模具,在紫砂的艺术创作中,精修成分占了90%以上。这种精修的重复,是不可能的。比如汪寅仙做“曲壶”,每把都不一样,都会有新的思想、新的情感注入。艺术品创作用了模具,并不等于简单复制。同时,这种简单复制作为艺术家来讲,其本身也是排斥的。艺术构思重复次数多了,就会降低其艺术水准。所以他也不会借助模具大量复制自己的作品。
汪寅仙曲壶(半手工)
决定作品价值或意义的不在于成型方法,衡量一件紫砂作品的好坏,标准应该是全面的。比如,首先要看其泥料,观感和肌理要好,视觉心理和触觉手感都要好。其次,就是造型的艺术水平,反映出的作者的修养。第三,是做工,如果没有好的做工,造型是无法表现出来的。
借用顾景舟大师的一句话:“工艺是其躯壳,思想是其灵魂,文化是其生命。”
交流/咨询加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