砼异常凝结的三种表现

混凝土急凝

?表现:

混凝土搅拌后迅速凝结

?原因:

水泥过热、水泥中石膏严重不足、冬季时使用热水温度过高同时投料顺序不正确,热水与水泥直接接触等。此外,外加剂与水泥严重不适应也会导致混凝土急凝,例如:有些外加剂大大降低硬石膏在水中的溶解度,使溶液中可溶性SO3量不足,不能生成足够的钙矾石来制C3A的水化。用硬石膏或氟石膏作水泥调凝剂,遇到木质素类外加剂以及糖蜜类外加剂均会发生急凝。

混凝土假凝

?表现:

水泥加水拌和后,很短时间内拌合物就显示凝结的特点,但经过剧烈搅拌,混凝土拌合物又恢复塑性并达到正常凝结。假凝对混凝土最终强度影响不大,但影响施工和浇筑。

?原因:

假凝主要原因是C3A的活性与石膏的活性和数量不匹配所造成的。例如:过细的水泥,使C3A易过早水化,活性降低,导致早期溶解的C3A相对较少,,还有多余的形成而溶出的CaSO4量较多,溶解速度过快,除与C3A生成钙矾石外较大数量的次生石膏。次生石膏晶体较大,呈片状或长条状,导致水泥浆体迅速失去流动性、变硬。但随着C3A水化反应的进行,可能会使混凝土拌合物恢复流动性。C3A来源于熟料,CaSO4主要来源于石膏等缓凝剂,如何确保熟料的品质、缓凝剂种类及掺量的合理性,并确保水泥在经过粉磨、储存及运输等过程后C3A的活性与石膏的活性和数量相匹配是解决混凝土假凝的问题关键。

混凝土凝结时间过长

?表现:

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整体混凝土严重缓凝;另一种是混凝土局部严重缓凝。整体混凝土严重缓凝,这对混凝土后期性能影响较大。

?原因:

掺加了不合适的缓凝组分,或外加剂掺量超出了正常掺量,造成混凝土的过度缓凝。缓凝组分不同,受温度等影响以及缓凝效果有很大差异。混凝土局部严重缓凝,这对混凝土后期性能影响不大,可以延长拆模时间解决。如楼板、墙体、柱子等混凝土,绝大部分凝结正常,在局部面积不大的区域,混凝土不凝。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加粉体外加剂,搅拌不均匀,造成外加剂局部富集;现场加水,混凝土粘聚性降低,混凝土离析,浇筑时振捣使局部浆体集中,水灰比变大且外加剂相对过量;使用液体外加剂时,长时间不清理沉淀物,此沉淀物粘稠不易搅碎,其成分基本为不易溶解的缓凝组分,从而造成混凝土的局部过度缓凝。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咨询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gaoa.com/sgjx/15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