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路滑,骨科专家教您安全出行

近日,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让整个城市变得银装素裹,大雪给人们带来了美不胜收的景致,也给不少市民带来了意外的伤痛。这几天,医院骨科接待、收治了不少因为路滑而摔倒的患者。

福田院区骨科主任易善钧说:“我们近几天一共收治了十几位因路滑摔倒骨折的患者,门诊每天接待需要打石膏或支具进行外固定的骨折患者两三例,扭伤的平均每天十几个,目前最严重的是髋部股骨颈和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骨科主任李成祥介绍,雪天路滑摔倒的患者轻者为关节、韧带损伤,严重者多为手腕、脚踝处关节骨折。山城院区骨科一病区主任范洪伟说:“雨雪天气,因摔倒骨折的患者每天就诊人数比平时要多出四五位。”

正值隆冬时节,早晚气温还在零下,很多地方仍有部分积雪,如何安全出行,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医院骨科专家提醒您记住以下几点:

雪天出行,关键要“慢、看、稳”

“慢”:雪天不可预测的因素有很多,走路、骑车速度都别太快,注意力要集中,慢走,低速行驶。

“看”:随时注意周边车况及路况,随时应变。路上不要接打手机、聊天,两人以上出行时,要前后行走,不要并排。防寒保暖时帽子不要过低,遮挡前方视线。

“稳”:雪天出行,最好穿防滑鞋。走路速度不要太快,脚底要踩实踩稳,老年人宜拄拐而行;鞋底不宜硬,切勿穿硬塑光底鞋,最好穿上宽松、保暖、防滑的棉鞋,如防滑鞋或旅游鞋,女士尤其不宜穿光底的高跟鞋或松糕鞋。在雪地行走,切忌提重物,双手更不要揣在兜里,宜佩带保暖手套,因为双手来回摆动能很好地起到对身体的平衡作用。

雪天出行,不慎跌倒要正确防护

据统计,就诊摔伤患者中,以50岁以上老人居多,大部分表现为手腕部、脚踝部扭伤,也有部分为腕部骨折、髌骨骨折、髋部骨折或腰椎损伤。

1滑倒时顺势滑或缩团滚可减少骨折

滑倒时手着地的那一瞬间,力量是非常大的,而且这种力量会传导到肩关节。所以,腕关节和肩关节是最容易骨折的部位。

还有一种最常见的摔倒姿势,就是屁股向后坐。对于年纪大一点的人来说,这是最要命的姿势,因为它会引起腰椎粉碎性骨折和骶尾骨骨折。

一边屁股着地摔倒,也是一种最常见的危险姿势,这种姿势容易导致髋部骨折,包括股骨颈骨骨折及股骨粗隆间骨折,尤其是中老年人。

雨雪天,地滑摔跤不可避免,但如果能在摔倒时,迅速作出正确反应,可大大减少骨折。

摔倒时,正确的做法有两个——

顺势滑:双手收回或平伸,顺着力量向前滑,顺势向前滑。

缩团滚:双手护住头面部,缩团,顺着力量向前或向后、向左、向右滚。用身体整个侧面来着地,增加受力面积,减轻摔伤的程度,尽量不要用手直接来支撑地面。

2滑倒后先要检查伤势

不要贸然爬起来,先要查看有没有骨折的情况。滑倒后首先要对四肢和关节进行自我检查,看看主要关节能不能活动。如果感觉肢体特别疼痛,而且有反常活动,就有发生骨折的可能。

一般大腿和手腕骨折较轻的,人们还能勉强活动;如果腰疼,千万不要随意乱动,因为腰椎骨折后如果随意活动,很可能造成骨折移位加重,严重时下肢可能瘫痪,此时应该尽快呼救,救人者也不能随意背、抱伤者,而是要医院,或拨打急救电话由专业医护人员救助。

即便是发生上肢骨折也不可乱揉乱动,应该用围巾、书本等固定好骨折部位,请求他人帮助,医院治疗。

3摔倒后不要揉捏患处

揉捏既不能缓解病情,还可能会加重水肿。人们摔伤之后第一反应是会用手去揉一揉伤处,以为可以缓解疼痛。其实这样做既不能缓解病情,还有可能会导致局部水肿,加重伤情。

一旦发生摔伤,患者要尽量避免一些可能会加重伤情的行为,千万不要随意地揉捏或按摩。

4肿胀初期不要热敷

热敷会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出血增加,加重肿胀。摔伤之后,有些人觉得伤势比较轻,医院,就会用毛巾热敷伤处,病情反而会更加严重。因为热敷会导致伤处的毛细血管扩张、出血增加,进一步加重肿胀反应。在肿胀初期,要保证休息,抬高患肢,并用冰块冷敷。来控制出血,促进消肿,减轻疼痛的反应。待24小时或48小时急性期过后,再进行热敷,达到活血化瘀的效果。

最后提醒大家,如果不慎摔成外伤,不要自行用红花油、膏药等治疗,因为红花油等药物虽有活血的功效,但使用不当会加重肿胀,不宜在外伤早期使用。

医院骨科

—(山城院区骨一病区)

—(山城院区骨二病区)

—(福田院区骨科病区)

信息提供:医院骨科

部分内容摘自网络

图文编辑:王飞霞

赞赏

长按







































利多卡因乳膏
长沙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gaoa.com/sgjx/11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