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气的实力派黄芪,用处有哪些

如果说人参是补气的偶像明星,那么黄芪是一位民间的实力派。一斤黄芪的价钱可能是二、三克好的人参的价格。然而黄芪的作用丝毫不比人参差,甚至在许多疾病方面是人参都无法企及的。人参陆黄芪治胡适的故事在先讲黄芪的使用前,我先来介绍民国时期一位使用黄芪的高手,人称陆黄芪的陆仲安。在中医界有个习惯,如果某个医家特别喜欢或擅长使用某种中药,常以这种中药称呼他。明代医家张景岳喜欢用熟地黄,人们称他为张熟地,北京四大名医之一的孔伯华喜欢用石膏,人称他为孔石膏。黄芪这位民国的上海名医陆仲安特别喜欢用黄芪,而目用的量特别大,常规就是三四两,甚至有时候到半斤,当时的一两相当于现在的三十三克。所以每剂药是至克左右。要知道教材上,通常也就10几克到20几克,因些他赢得了陆黄芪的美名。胡适民国时大学问家胡适得了浮肿的病,小便里边有蛋白,西医诊断是肾炎。胡适吃过许多西洋墨水,相信科学,从心眼里是瞧不起中医的。但是西医大夫尽管对病理病因说得头头是道,可治疗这病没有一丁点好转,没办法,有人推荐陆仲安大夫去了,陆大夫开了补气的黄芪、党参之类。用了一段时间,病果然好了。这个案例胡适自己在早年的文字中自己亲自承认的。但是后来晚年有人问他时,他却否认了,说了假话,一生主张实事求是的胡适,因为对中医的偏见,却违心地说了谎。名人胡适的话虽然有待历史学家去考证。但黄芪是否真的能够治疗浮肿、消除肾炎中尿蛋白的作用,却是个中医临床家必须回答的问题。据多方中医案例的临床经验,答案是黄芪确实有消除浮肿和尿中蛋白的作用。那么下面来详细说说黄芪究竟有些什么作用。气虚黄胖什么体质适合用黄芪:气虚湿阻的黄胖体质国家药典规定,药用黄芪使用的是豆科植物蒙古黄芪的根。鲁迅先生曾说,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其实,在大草原上,牛羊经常吃的是许多豆科植物。这些豆科植物本身有非常丰富的蛋白白质或促使重白质合成的成分,黄芪的补气作用很可能是通过促使体内重要蛋白质合成这一原理。黄芪植株因为黄芪的适用对象通常是人虚而黄胖,这也是中医大夫使用黄芪的基本标准,往往这类人肌肉松软,摸摸他的肚子或肌肉是软的,像棉花似的,这种人到了中老年以后,如果缺少运动,常常面色黄暗,身体虚胖,稍微一动就出汗。风一吹,就伤风鼻塞。说明这种人肌肉的蛋白合成能力较差。另外,身体里的免疫球蛋白也是一种蛋白质,水平低了,容易感冒伤风。黄芪片黄芪有哪些作用呢?补气固表。如果经常容易感冒,平时就可以吃些黄芪,作为提高抵抗力的预防。尤其是很多小孩反复呼吸道感染,就可以用黄芪。现代研究发现,黄芪有增强免疫球蛋白的水平,可以提高一个人的抵抗力。补气利水。中医认为,气有推动身体内的津液流动的作用。如果气不足,津液就会停留在体内,出现浮肿。黄芪治疗的浮肿以慢性肾炎、肝硬化、肝癌等引起的浮肿居多。补气托毒。黄芪有生肌收口之作用,故托毒的意思就是促进毒疮、溃疡溃破。临床上很多慢性炎症性疾病或溃疡、肿瘤等久治不愈的原因之一是修复机能出现了问题。如慢性胃炎、肝炎、肾炎、妇科炎症、关节炎等都有炎症以后的修复问题。所以从这个原理出发,黄芪可以广泛治疗这一类疾病。补气升提。升提简单来讲就是指人的消化后所获得的水谷精微之物,必须通过气把营养物质推送给心、肺、脑等器官。如果气虚了,那么心、脑等器官就得不到滋养,出现头晕、头痛、胸闷、低血压等。另一方面,如果肌肉得不到滋养,那么就会出现肌无力或者肌肉萎缩。如果内脏肌肉无力,就会出现内脏下垂,如胃下垂、肾下垂和子宫脱垂等。所以黄芪可以治疗低血压引起的头晕头痛,重症肌无力、内脏下垂等疾病。补气通脉。字面意思就是行血,疏通经脉。黄芪泡水黄芪治疗病种非常广泛,远大于人参,其核心是补气。气虚的人可以用黄芪当茶喝。每天半两到一两。黄芪味道甘甜,气清香,口感很好。所以挑选好黄芪也要气味清香浓郁、甘甜方是上品。黄芪水煮后,以汤煮粥,非常适合老人和儿童。如果上火,可以配合少量的升麻。最后,感谢我们的祖先,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能让我们能对一种再寻常不过的草根,有这样丰富的认识。也感谢读者们的耐心阅读!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大家想要学习的养生知识,可以评论到文章中!欢迎大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gaoa.com/sgjt/123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